幼儿园早期阅读教学中的几点体会-------八里罕镇总校热水中心园李宏梅早期阅读是指3~6岁学前儿童凭借变化着的色彩、图像、文字或凭借成人形象的读讲来理解读物的活动过程。因此早期阅读作为幼儿园语言领域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已经成为国内外幼教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尤其是2001年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第一次明确地把早期阅读纳入幼儿园语言教育的目标体系,为早期阅读教学的开展提供了有利保障。根据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的舒华教授提出的早期阅读的主要目的是:激发学习动机和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提高儿童语言能力,丰富知识,伴随学习汉字,发展阅读预备技巧,促进儿童的智慧发展和创造力的提高。结合我班开展特色活动——早期阅读的实际情况,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一、为幼儿创设丰富的阅读环境,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乔姆斯基认为,环境可以产生激发效应和塑造效应。营造一个相适应的环境对宝宝兴趣的产生至关重要。早期阅读教育的环境创设,包括了软环境和硬环境的创设。软环境是指让幼儿在学习中感受到开放、平等,以幼儿为主体,与幼儿平等交流,营造开放、宽松的阅读环境,还包括尊重阅读学习的个别需要,让幼儿享受个别教育。硬环境包括社区、家庭、幼儿园的环境布置,从主题环境到活动材料的准备环境,能让幼儿感受到和谐、浓厚的阅读环境。例如,可以在家庭和社区中多做家长工作,开办家长学校、社区环境大变脸。在幼儿园中,可以结合主题教育目标,有目的地准备阅读环境,并通过在活动室内创设“图书角”每天在幼儿离园前让他们和爸爸妈妈们进行阅读交流,创设“好书同分享”的活动,让小孩们带上自己最喜欢的书与同伴们一起分享。组织大带小的阅读活动即:大班哥哥姐姐带着自己喜欢的图书给小班弟弟妹妹讲故事。设立“阅读墙”引导宝宝自主阅读等。还可以通过游戏及正式的阅读教学活动等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引发幼儿的主动阅读的兴趣,促使他们在主动建构中,阅读能力获得发展。还可以定期向幼儿推荐优秀的图书,使幼儿主动接触、喜欢并选择书籍,使之成为一种习惯固定下来,让幼儿真正喜欢阅读,并从中获益。总之,在环境布置上应追求和谐、宽松的氛围,在图书的选择上则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一些画面富有动感、文字富有节奏感、色彩鲜艳、形象鲜明、语言生动、图文并茂的书籍,注意定期更换图书和环境,以不断引起幼儿的新鲜感,保持阅读的兴趣,同时也应注意,随着宝宝年龄的增长和阅读经验的积累,不断提高图书选择的要求。另外,良好的阅读环境还包括为幼儿提供一个光线充足、空气清新的阅读场所。二、培养宝宝良好的阅读习惯是早期阅读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目前,幼儿园普遍开设了阅读区或图书角等,其目的都是想通过这一特定的环境,培养幼儿看图书的兴趣,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交往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但是有了这一特定的阅读环境,幼儿是否就能主动学习了呢?相信许多教师都发现,幼儿对图书的兴趣远远不如对玩具的兴趣。幼儿来到图书角,总是翻翻这本,拿拿那本,阅读率相当低,而损坏率却很高。其实我们都知道成功的背后必定要有充分的准备及艰辛的实施过程的,更别说要对一群3~6岁的幼儿实施早期阅读教育,就像是在学走路,从不会走到会独立行走,每一步都需要成人的帮助。我个人认为爱护书籍习惯的培养对幼儿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使书成为幼儿的良师益友,为此我们应该教给幼儿相关的阅读技能、技巧,让他们通过不断的锻炼与操作,培养其良好的阅读习惯及能力。(一)教给幼儿正确的阅读方法和技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正确的阅读方法和技能能使幼儿顺利阅读,并从中体验到阅读的愉快,从而产生再阅读的愿望。首先要教会幼儿有顺序地阅读,并要教会幼儿认识图书的封面、封底、页码等,知道阅读一本书应该从头到尾一页一页地看,先看第一页,再看第二页,一页一页轻轻地往后翻。翻书时要用食指和大拇指,从每一页的右下角开始翻书,根据页码标记一页一页往下看。待幼儿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技能和方法后,教师可针对幼儿的不同喜好,在阅读区投放不同种类的图画书,刺激幼儿主动去阅读图画书。这时候教师还可利用书中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