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儿子们》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知道什么样的孩子才是最孝顺的孩子。2、认识12个生字并会用6个生字,以“沉甸甸”一词为例,能够了解一些ABB式词语。3、联系学生的生活实践,懂得如何表达自己对妈妈的爱,爱需要用实际行为体现。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体会理解课文的最后一句话的含义(“哦,有三个儿子?”老爷爷说,“我怎么好像只看见一个儿子呢!“),让学生懂得怎样做才是真正关心妈妈,爱妈妈。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导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妈妈的爱》,知道了在这个世界上,最温暖的爱,就是——妈妈的爱。作为孩子,我们又应该怎样来爱妈妈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儿子们》。师板书课题。读题目,不光要用嘴、用眼睛,还要用心。从题目当中的“们”,你知道了什么?(“们”说明有好几个儿子。大家看,“子”和“们”的声调都是轻声,要读的轻一点儿,短一点儿。)小结:读题目时,能有所发现,有所收获,就是用心。二、初读课文,学习生词。1、自由读读这个故事,想办法解决不认识的字,要读正确、读通顺。2、小组合作,学习字词。(1)读词语。井边歇着黄莺嗓子水桶孩子第一个沉甸甸走走停停(采取多种形式反复读)(2)生生合作,一起学习生字,讨论记字方法。歇莺嗓啥桶甸井第停痛孩沉(3)汇报小组学习成果。3、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同学仔细找一找,课文中哪些句子中出现了“儿子”这两个字,把这样的句子都画出来。三、朗读、理解课文。1、课文题目是《儿子们》,同学们说,课文中带有“儿子”这两个字的句子多不多?谁来读读第一句?(课件出示:“我那儿子灵巧,又有力气,谁都比不过他。”)知道这句话是谁说的吗?在第一个妈妈眼里,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儿子?哪两个词来说出了这个儿子的特点(板书:灵巧有力气)这句话其实是妈妈对儿子的——夸奖。谁来当这位妈妈,来夸夸自己的儿子?有这样的儿子,你心里有什么样的感觉?谁能高兴的、自豪的来夸夸儿子?听听,妈妈的声音里都透着骄傲,这么棒的孩子,我们一起来夸夸吧!2.第二个带有“儿子”的句子,谁来读?(课件出示:“我那儿子唱起歌来赛过黄莺,谁都没他嗓子好。”)说这句话的人,是第二个孩子的——妈妈,这同样也是妈妈对儿子的一种夸奖。在第二个妈妈的眼里,这又是一个什么样的儿子,你能用这句话中的一个词来概括吗?(板书:嗓子好)歌声比黄莺还好听,真不简单,咱们也来夸夸他吧。3.第三个带有“儿子”的句子,是谁说的?我们一起来读:“你怎么不说说你的儿子呀?”这句话当中的“你”指的是谁?也就是说,这句话是老爷爷对——第三个妈妈说的。第三个妈妈又是怎么回答的?(课件出示:“有啥可说的,他没什么出奇的地方。”)你能给“出奇”换一个词吗?引导:在第一个妈妈眼里,儿子出奇的地方是——灵巧,有力气;在第二个妈妈眼里,儿子出奇的地方是——嗓子好;这些优点是不是每一个孩子都有?所以我们说,出奇就是指——很特别的,一般人都没有的。在第三个妈妈眼里,自己的孩子是不是又灵巧又有力气?有没有一副好嗓子?就是一个平平常常的孩子。用妈妈的话来说——他没有什么出奇的地方。(板书:没什么出奇的)想想看,还能用夸奖的语气读第三个妈妈的话吗?谁来读给大家听?真好,我听到了妈妈的平静,大家一起来。4.虽然妈妈眼里的儿子各不相同,但一样都是她们心爱的宝贝。所以在课文的第12自然段,妈妈们不约而同地对老爷爷说了同一句话——(课件出示:“您看见了吧,这就是我们的三个儿子!”)这个句子中也出现了“儿子”,请所有的女生一起读——这句话前边有一句提示语——三个妈妈得意地对老爷爷说,再来一次,让我们感受到妈妈们的“得意”。5.文中第五次出现“儿子”这个词,是在课文的最后一段,老师也找到了,看看和你找的一样吗?——(课件出示:“哦,有三个儿子?”老爷爷说,“我怎么好像只看到一个儿子呢!”)这一次,我想请所有的男生来读——(板书一个儿子)6、点拨课文中究竟写了几个儿子?我们来看课文中的插图:三个儿子分别在干什么?(课件出示:文中插图)请你用上“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