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教师学生家长三位一体互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浚县第二实验中学蒋星珍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积极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和社会环境,我针对当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需要,按照《末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测评体系》的要求,在平日的班主任教学工作中,积极创新教学工作载体,认真探索教学模式,努力做好教师、学生、家长三位一体互动,以此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一是切实抓好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学生入学时开展为期三天的入校教育,集中学习学校自编的《德育读本》和《学生成长指南》,开展法律法规教育,严格执行《中学一日常规》要求,使学生明确到校、升国旗、上课、课间操、课外活动、自习、就餐、离校等常规要求。坚持以规范班、先进班、文明班集体的建设、评选、表彰为平台,加强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针对中学生的年龄和学习特点,使学生尽快适应中学生活,顺利过渡学习中浮躁期,学会规划人生。同时发挥课堂学科教学的主阵地作用。授课教师将德育资源的挖掘和体现贯穿于课堂教学之中,按照新课程要求,把渗透德育教育(即情感态度价值观)纳入评价教师是否成功上好一堂学科课程的标准之一。二是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主题活动。在教室开展了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社会主义荣辱观、中华传统文化、安全、感恩、诚信、环保等主题教育。学生在活动体验中达到了“于教于乐”的育人目的。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歌曲大合唱,师生唱响红歌,表达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组织“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孝敬父母,感恩社会”学习报告会,培养学生成为一名知孝敬、懂感恩的优秀青少年。开展理想教育,立志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学习。加强文明交通和安全教育,为了提高师生紧急避险能力、增强自救逃生能力,加强消防安全教育,学校以“11.9”消防安全日为契机,组织学生进行疏散演习和消防演练活动,举办交通知识讲座,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四是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把《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知识作为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积极争取有关部门的支持、配合,邀请公安民警为学生做法制宣传报告,收到了较好效果。在学生中开展了“革命传统”、“民族团结”“理想信念”、“拒绝毒品”等法律知识竞赛、专题讲座教育活动,使同学们深刻认识到一定要做知法、懂法、守法、维护法律尊严的合格公民。五是关注学生身心,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设有专门负责学生心理健康的辅导员,建立了教室心理咨询室。针对不同学生,通过心理健康问卷调查、发放材料等形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普及宣传教育和学生心理辅导。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课,建立学生心理档案,进行个别学生心理指导,努力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六是发挥家庭基础作用,提高家长素质,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分期订购《家长手册》作为家长的培训教材,同时还向家长推荐名家的家教专著,不断提高家长的家教水平。另外,结合学生实际和存在的问题,每学期都会为家长布置1—2次作业,指导家长运用所学的知识,完成家教作业。及时召开家长会,请家长为学校发展献计献策,奔走联系,调动各方面力量,细心组织,与教师联手,与班级合作,关心、支持学生教育的发展。不断挖掘家长教育资源,做好学校德育校本课程的积累、开发和利用。每学期不定期召开家长会,邀请家长作大会发言,及时表彰先进,使家长与教师及时沟通,加深了解,解决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教师和家长交流学生信息,探讨教育方法,提高教育艺术,增强教育效果。七是我班每年以各种活动为契机,让家长走进学校、走进课堂、走进教师。通过听、看、思去感悟学校教育,去观察、体验孩子的学习生活,了解学校、了解教育,了解孩子,进而做出评判,并向学校提出建设性意见。家长、学生和老师共同参与,交流达到了三方合一的效果,在理解交流中拉近了家长和学校之间的情感,表现出了学校的自信以及对家长的信任,体现了教育的开放性、合作性,使学校教育开展得更有活力,更见成效。八是组织社会各方参与建设,着力构建各类辅导员队伍。根据教师、学生、家长的实际,结合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