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中国家对华反倾销的特征、原因及对策分析(1)论文【论文摘要】本文采用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发展中国家对华反倾销的特征、原因及对策。研究认为:发展中国家对华反倾销呈现出:立法不完善,在处理反倾销案件时随意性大,不透明;反倾销国别、数量、产品类别不断增多;反倾销力度、歧视更大,危害更深;反倾销和其与中国的政治关系有等特征。原因在于:中国出口产品价格低廉;中国应诉不积极;发展中国家贸易结构相似;发展中国家反倾销法律体系不完善。提出对策有:改变出口产品竞争的价格策略,提高出口产品的档次;建立反倾销预警机制,积极应诉;对外投资,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建设,早日实现市场经济主体地位【论文关键词】发展中国家反倾销特征原因对策一、引言从1995年至20XX年,中国已连续10年成为全世界反倾销头号目标国,共遭受反倾销0起。据商务部统计,当前世界每7起倾销案就有1起是针对中国的,反倾销案使我国经济遭受巨大损失。目前,对于发达国家的对华反倾销案,我国政府、、公众和媒体已经足够关注,而对于发展中国家的对华反倾销却缺乏警觉。近年来发展中国家对华反倾销案呈明显上升趋势(见表)。1995年至20XX年,发展中国家针对中国的反倾销案已占到同期对华反倾销案的%。20XX年,对华反倾销案中美国和欧盟共计12起,而发展中国家则高达24起,印度从1992年到20XX年上半年就对中国发起了66件反倾销案,占到总额的43%。发展中国家针对中国的反倾销问题必须引起有关部门的足够重视,加强研究,寻求对策。这对于我国对外贸易和整个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都是必要而迫切的。本文从分析发展中国家对华反倾销的特点和原因入手,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策,以期为妥善解决这一问题做一些贡献。资料来源:冉宗荣.发展中国家对华反倾销的动因及我国的应对之策[J].国际贸易问题.20XX(4)二、发展中国家对华反倾销的特征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对华反倾销呈现出以下主要特点:1.发展中国家反倾销立法不完善,在处理反倾销案件时随意性大,不透明发展中国家反倾销立法史短,反倾销立法很不完善,有些国家至今尚未颁布反倾销立法。由于法规的不完善,反倾销法给行政机构留有极大的自由裁决权,不少发展中国家处理反倾销案件的随意性更大,既无反倾销的实体标准,也无程序要求,有些甚至在应诉产品和厂家尚未搞清楚的情况下,随意提起诉讼和调查。加之部分发展中国家注意到,中国在发达国家对中国出口产品的反倾销案件中不积极应诉,而轻而易举地被裁定为倾销成立,从而因为高额的反倾销税被挤出了当地市场。于是认为只要对中国产品提起反倾销起诉,就可达到其贸易保护的目的,因此,随意对来自中国的商品提起反倾销指控。2.发展中国家对华反倾销国别、数量、产品类别不断增多发展中国家对反倾销的认识和把它作为贸易保护主义工具之一加以应用虽然滞后于发达国家,但其发展的速度却非常快,发展中国家在对华反倾销从国别、数量和产品类别上都有不断增多的趋势。仅以20XX年为例,欧盟和美国之外对中国发起反倾销调查或采取反倾销措施的国家和地区总共有19个。其中,发达国家为3个,包括新西兰、澳大利亚和加拿大,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有16个,包括印度、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泰国、韩国、土耳其、墨西哥、阿根廷、哥伦比亚、巴西、秘鲁、埃及、俄罗斯、乌克兰、南非;截至20XX年12月11日,发展中国家对中国新发起反倾销调查总数为起,主要国家为巴西(9起)、印度(8起)、土耳其(4起)、墨西哥和泰国(各3起)、埃及和哥伦比亚(各2起),其余9个国家和地区国家各1起;另外,发达国家发起的反倾销调查的产品有3种,包括桃罐头、罐装菠萝、无色层压安全玻璃板和铜制管件,而发展中国家调查的产品则数量巨大、种类繁多、包罗万象。3.发展中国家对华反倾销力度、歧视更大,危害更深作为全球使用反倾销措施最频繁的国家,印度对中国产品制造的反倾销可谓甚嚣尘上。20XX年5月18日,印度有关方面立案,对原产中国的每米重20克~100克绸缎进行反倾销调查,调查期为20XX年4月1日至20XX年9月30日。涉案金额高达亿美元,涉案102家。这起案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