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实地再现客观世界——走进具象艺术教学设计一、教材简析第三课《如实地再现客观世界——走进具象艺术》。从本课开始,具体了解三种主要的美术类型(具象艺术、意象艺术、抽象艺术)及其相关问题。本课内容主要向学生介绍了一种艺术类型——具象艺术,由学生较容易理解的艺术作品,走进美术鉴赏知识的学习,是较符合人的认识规律的。本课着重通过几件作品具体解释具象艺术的特点、典型形象和典型环境及社会功能的学习,使学生对具象艺术有更深入、更具体的认识。二、学情分析授课班级为高一年级学生,高一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对美术的基础知识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对美术语言及这些语言的组织有了一定的认识,能够简单的鉴赏和分析一般的具象艺术作品。但由于各地教学基础条件的差异,学生的美术基础知识薄弱,学习主动性不高对本学科的学习目标模糊,因此教师的正确引导对学生学习过程的顺利进行,和对学生成长过程中科学观、价值观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典型作品的欣赏,掌握具象艺术的特征和功能(意义)。2.能力目标:掌握鉴赏具象艺术的方法,提高学生对具象艺术的鉴赏能力,理解美术作品中对典型形象的塑造。3.情感目标:懂得美术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是怎样塑造的,培养学生以审美之心来感受生活,关注社会。(设计意图:达芬奇说过:绘画能比语言文字更真实更准确地将自然玩万象表现给我们。通过给学生呈现美术作品,让学生在认识作品的同时体会具象艺术的客观真实表达特性,逐步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培养实事求是的品格,并养成善于纪录自身成长事件的习惯。)四、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讲解具象艺术的特点以及社会功能,学生能在此基础上分析具象艺术作品,进而领会具象艺术的社会意义。教学难点:主要是对具象艺术作品情节性、典型性的理解,即具象艺术以其对艺术形象的典型性处理——对典型形象和典型环境的塑造而区别于摄影。五、课型:鉴赏课六、课时计划:1课时七、教学方法:讲述法、提问法、启发法、讨论法、欣赏法、(设计意图:新课标倡导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那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提问教学法,鼓励所有同学积极参与,教师给予启发和引导,运用所学鉴赏方法来赏析、判断,作出正确的评价,形成互动探究的教学模式。)八、教学准备:教科书、多媒体课件九、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环节一:幻灯片播放图片,冷军的照相写实主义作品,一起学生兴趣。教师设问:刚才给大家欣赏的作品让大家很是震撼,也许大部分同学不曾想到,原来绘画可以如此逼真的表现事物。那我请大家分析一下,上面的作品使用什么样的绘画门类将事物如实的表现出来,你能想象出画家还借用哪些手段来帮助他完成这样的作品吗?学生讨论发言:(从教材中寻找参考答案,小组之间相互补充发言。)教师补充:上面的作品使用油画的工具表现的,我们可以感受到油画这种材料在表现写实性作品时,表现力是如此的强大。当然不否认画家可能借助照相机和投影仪等一些科技手段来辅助完成作品,使作品达到如此高的清晰度和真实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这一类如实再现现实事物的美术作品,请打开课本第三课。环节二:学生打开课本第三课,引出课题:如实地再现客观世界——走进具象艺术。(设计意图:以照相写实主义作品产生的震撼效果,引发学生兴趣,集中注意力,结合照相机、投影仪等学生比较常见的工具来认识具象艺术,同时在学生意识中提示具象艺术与摄影作品有一定的关联。)(二)进入新课,实施教学。环节一:教师讲述古希腊画家宙克斯和帕尔哈西奥斯之间的比赛的故事,说明具象艺术在人类历史上具有悠久的历史,是人类艺术中最主要的一种艺术类型。(设计意图:故事引入,点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解答创设情景中设下的疑问,明确本课目标即具象艺术的欣赏。)环节二:播放幻灯片,欣赏西班牙画家委拉兹凯斯作品《教皇英诺森十世》教师讲述:这是一幅几乎与真人等大的写生作品,作品完成后,放在一个大厅中,教皇的下属进来后,急忙取下帽子行礼,他以为真的教皇坐在那里。教皇本人对这幅作品的评价是:“太像了,太像了,„„过于像了!„„”后来这幅作品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