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微”课程放眼“大”世界洪山区教育科学研究培训中心李莉2015年的3月,洪山区第三届微课程大赛已圆满地落下帷幕,我们欣喜地看到,一批优秀的微课程作品脱颖而出,今天,让我们走进梨园小学芦希老师的微课程作品,领略其制作的精妙之处吧!品评与分享一、聚焦一个“精”该微课程设计,芦老师关注了微课程短小精悍的特点,用时一共只有4分钟,她精选了教材中“形状”一课的内容,浓缩一个教学知识点,让学生集中精力,重点学习几个不同形状的单词,有了具体的知识落点,学生学习起来会更容易。聚焦一个“精”,真正发挥了“微课程”要“微”的特点。二、彰显一个“趣”课堂教学中师生可以面对面的对话交流,现场互动,而微课程缺乏课堂教学的现场感,学生也脱离了老师的视线和调控,怎样让学生自己观看微课程时,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呢?芦老师这一微课程设计,给我们很好的启示。她将要学习的知识与生动的学习情境结合,圣诞礼物也好,生活的场景也好,很快吸引了学生的眼球,再加上动漫人物小伙伴与教师真人版结合,妙趣横生,彰显一个“趣”。三、追寻一个“美”微课程多以视频形式出现,因此,在设计和制作时,要突显画面的艺术性,让鲜活、生动、美观的画面吸引学生的眼球,这样,不仅让学生爱看,还可以激活她们的思维,激发她们的情感。芦老师的设计和制作追寻一个“美”,卡通小伙伴的可爱形象,教师落落大方、亲切生动的讲述,美丽的圣诞场景、甜美的配音效果等等,深深感染打动着观课的每个孩子,在美的熏陶中学习,学生的兴趣浓厚,心情是愉悦的。四、落脚一个“实”我们知道,任何好的形式最终都要为内容服务,从而达成目标。因此,微课程的设计更要充分利用短短的几分钟,让学生学有所获。芦老师的设计,不仅形式新颖,而且内容也十分集中,教师精当的指导点拨,卡通学习伙伴的模拟学习示范,很好地引导学生自学,落到一个“实”。展望与思考我们看到,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变革,众多信息技术孕育而生,这为教育改革注入了新鲜血液。微课程便是这信息技术中令人瞩目的一颗珍珠,它以其独特的方式和鲜明的特点,为我们教育教学开辟了新的领域。为了更好地让老师们了解微课程,运用微课程,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维度进行思考:一、微课要“微”,内容要“精”微课程最大的特点是时间的简短,内容的精要。短短的几分钟,设计者应在深度文本解读的情况下,结合学生的具体学情,确定一个知识落点,内容一定要“精”,切入点要小而集中,这样,才可能在短时间内让学生学有所得。二、微课要“趣”,形式要“新”为了更好地让微课程走进学生的心里,让孩子们爱上微课程,教师在设计时,要突出一个趣,形式一定要新颖,那种教师照本宣科的讲解微课程是无法吸引学生的。因此,教师要结合教材特色、学生的年龄特点,创造地设计。三、微课要“妙”,制作要“巧”四、微课要“实”,落点要“明”微课程的教学性决定了它是一种特殊的教学形式,不受时空的限制,让学生自己利用短短的几分钟,学到知识。因此,微课程设计最终要达到实效,那么,设计教学目标就十分重要,知识落点要明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