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万人迷“星星老师”,如何打造彩色阅读室年度星教师个人小传ID:new_jiaoshi周其星,深圳实验学校小学部阅读教师。人称“星星老师”,自称“种树的男人”,女儿誉为“孩子心中的万人迷”。2008年“不务正业”和朋友一同发起创立了全国知名的亲子阅读公益组织“三叶草故事家族”,推动优质的亲子阅读,影响全国数万家庭。2012年被《中国教育报》评为“年度推动读书十大人物”。两年前,来到深圳实验学校小学部,专注于打造“彩色的阅读教室”和“迷人的写作课堂”。2014年,出版了一本颇受家长和老师喜欢的小书《彩色的阅读教室》,期望更多老师拥有阅读教师的身份自觉,更多孩子拥有彩色的阅读童年。教育故事我们需要彩色的阅读教室朋友曾经很郑重地问我:“你觉得自己的教室带给孩子们的是什么?影响了他们什么?”我知道,这是她看了《彩色的阅读教室》一书后提出的思考。其实我也常常追问自己:孩子喜欢什么样的教室?在教室里,老师能做些什么?如何处理相同时间与不同个体之间的关系?推进儿童阅读教育多年,我提出了“打造彩色的阅读教室”这个概念,在我看来,和孩子朝夕相处的这间教室首先应是彩色的。彩色的书柜里有多彩的童书童年如彩虹的缤纷,孩子天然喜欢明亮的色彩。四四方方的教室,规规整整的桌椅,老老实实的讲台黑板,即便这是无法改变的教室格局,但我们依旧可以做出力所能及的积极变动。在班上,我们增添了红、黄、蓝、橙、绿五种颜色的书柜,以及一把可以转动的红色小沙发,还有几个小鱼小足球座椅。只需小小的努力,教室便不再是一味板着面孔,多了一丝温馨的童话气息,也多了一处留恋之地。不同的书柜里面,放着不同类别的书,每一本书的书脊上,贴着不同颜色的小圆点,正好对应着相应颜色的书柜。小圆点下面还会有一个大写字母,是这本书书名的第一个字的首写字母。整个书柜里的书按照字母表的顺序依次摆放,孩子可以根据彩色圆点和大写字母让这本书准确而迅速地物归其所。彩色的书柜里,一定会摆放着丰富多彩的优质童书。孩子的时间毕竟有限我不建议他们把时间花在粗制滥造花里胡哨的流行读物上,也不主张各自从家里带书来充实班级书架,这样组成的书架上的读物一定良莠不齐。根据我十年来的阅读和推广经验,结合班级孩子的阅读实际,每个学期,我都会拟出一份精心编制的书单,家长们根据这份书单,各自认捐其中的童书。一个学年下来,彩色书柜里的藏书量达到了人均30本左右,可谓一个小小的图书馆。对于刚刚踏入阅读世界的孩子来说,这样的藏书量,基本上能够满足他们一年的自由借阅了。随着年级升高,以及各种新书的不断出版,书柜里的藏书需要逐学期更新,从图画书到桥梁书再到文字书,有童话有散文有诗歌有成长小说还有数学、科学、军事、历史和哲学类书籍,确保每个孩子拥有更多自由更加充分的选择。巧用小书袋、借阅卡、阅读存折当书柜里有了足够丰富的好书之后,接下来就该引导孩子把书读起来,如果孩子不读书,一柜柜的书放在那里又有什么用呢?阅读应该是随时发生的事,未必需要一个隆重的仪式,沐浴更衣净手焚香方可进行。每个小朋友可以配备一个小书袋,那种很普通的帆布书袋,然后自己在上面尽情涂鸦——画上飞翔的书涂上飞舞的蝴蝶,还有一些花鸟树木,再加上自己的班级和姓名。每天放学时,从班上借一本心仪的好书,窃喜着装进小书袋,乐滋滋地背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亲子共读。当书流动起来,不断被打开,它的价值才会被充分激发。为了规范和完善借阅机制,我会给每个孩子准备一张比一本书稍大一些的借阅卡,上面贴有自己的照片,每次从书柜里借书时,要把借阅卡插放在该书的位置上,还书时再抽出来,接着用同样的方法去借阅下一本书。借阅卡的使用,确保班级图书有借有还,解决了曾经让我苦恼很久的频繁丢书的问题。我们需不需要了解孩子的阅读状况和进展?如何才能得知孩子读得怎么样?这就需要为每个孩子准备一本阅读存折,每读完一本书,需要简单记录该书的相关信息,如书名、作者、出版社、页数等基本信息,还有一些简单的阅读反馈,例如对本书的评价、认识了书中哪个主要人物、想为书中的哪一点点赞、家长对孩子本次阅读的评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