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图3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均匀实心正方体甲、乙对地面的压强相等。现将两物体均沿水平方向切去一部分,则(A)A.若切去相等质量,甲被切去的厚度一定小于乙B.若切去相等质量,甲被切去的厚度可能小于乙C.若切去相等体积,甲对地面的压强一定小于乙D.若切去相等体积,甲对地面的压强可能小于乙【2】如图所示,甲、乙两个等高的实心均匀柱体置于水平地面上,截去相同厚度后,剩余质量相等,则下列推断正确的是(B)A.甲截去的体积一定小于乙截去体积B.截取前甲对地面的压力一定等于乙对地面的压力C.截去前甲对地面压强一定大于乙对地面压强D.甲的密度一定大于乙的密度【3】甲、乙两个圆柱体(ρ甲<ρ乙)分别置于水平地面上,它们的底面积分别为S甲和S乙,高度分别为h甲和h乙。若均沿水平方向将两圆柱体截去相等的质量,使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p甲>p乙,则甲、乙两个圆柱体被截去前的情况可能是图中的(B)【4】如图所示,质地均匀的实心圆柱体A、B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已知它们的密度之比,底面积之比,A对B的压强和B对地面的压强之比,则它们的高度之比=__________。答案:9:4【5】如图所示,实心均匀正方体A、B质量均为8kg,分别放置在水平地面上。A的体积为1×10-3m3,B的边长为0.2m。求:①物体A的密度ρA;②物体B对地面的压强PB;③现沿竖直方向分别将A、B切去相同厚度l,并将切去部分叠放在对方剩余部分的上表面(保持原放置方向不变)。请比较叠放前后A、B对地面的压强变化量△PA、△PB的大小关系,并写出推导过程。答案:①8×103kg/m3;②2000Pa;③△PA>△PB④【6】为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用隔板将一容器分成左右两部分,隔板下部有一圆孔用橡皮膜封闭(如图所示),当左右两侧各注入适量的液体后,图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B)A.B.C.D.【7】如图所示,置于水平桌面上的一个密闭的圆锥形容器内装满了重力为G的某种液体.已知:圆锥形容器的容积公式为,其中,R、h分别为容器的底面半径和高.则容器内的液体对容器侧面的压力大小为(B)A.1GB.2GC.3GD.0【8】在趣味物理表演会上,小明展示了如图所示的蓄水和放水装置。如果原来水箱是空的,注水时水箱中的水位高于哪点时排水口才有水流出?如果原来水箱是满的,放水时水箱中的水位降到哪点时排水口才停止出水?如果进水口不停地向箱中注水,但进水流量较小,使得当出水口有水流出时,进水流量小于出水流量,这种情况下排水口的水流有什么特点?答案:如果原来水箱是空的,注水时,当水箱中的从B到D,属于连通器,两边液面相平,只有当液面高于D,水才能流出;如果原来水箱是满的,水箱内的液面上和右边管口都受到大气压的作用,但因为水箱内液面高,在水箱内水位未到达C之前,有水流出;在水箱内水位到达C时,两边水位相平,水不再流出;当水箱内水位到达C时,水不再流出,右边管内的水位下降;当水箱内水位再到达D时,水再次流出,这样在右边管口间歇性的有水流出.【9】如图所示,若在容器左右两管分别注入煤油和清水,液面相平,当将阀门AB打开时,可以观察到右管中的水面变化情况(B)A.上升B.下降C.高度不变D.不能确定【10】如图,两端开口的弯管分别插入两个水槽中打开顶部阀门后,顶部水流情况是(B)A.向左流B.向右流C.不流动D.无法判断【11】如图所示C型弯管内装满水后,将a、b阀门都关闭,竖直放置。若将阀门b先打开再把a打开,水将(A)A.b处流出,a处不流出B.b处不流出,a处流出C.两处都流出D.两处都不流出【12】如图2所示,在水平地面上分别侧放和平放着完全相同的两块砖A和B。在砖B上放有重力不计的圆柱形薄壁容器C(不考虑容器的厚度),C中装有水,密度为ρ水,砖A和B的密度均为ρ、上表面到水平地面的距离分别为h1和h2,C与砖B和砖B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分别为SC、SB,且SC=SB。已知砖B和砖A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则薄壁容器C中水的深度为(C)A.B.C.D.1.如图所示,在测定大气压的实验中,因缺少大量程的弹簧测力计,小明设计并进行了如下的实验:A.将塑料挂钩吸盘按压在光滑水平的玻璃饭上,挤出塑料吸盘内的空气,测出吸盘的直径为d;B.将装有适量细沙的小桶轻轻地挂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