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整理一、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八下P2)1、时间:1949年9月2、地点:北平。3、内容:会议制定的《共同纲领》起了临时宪法作用。选举毛泽东为主席;确定国旗、国歌,北平改名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采用公元纪年。会议决议在天安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辟历史新纪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成为国家的主人。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1、时间: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标志。三、西藏和平解放1、时间: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阿沛·阿旺晋美)。2、意义: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四.最可爱的人中国人民志愿军,1950年10月,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目的:保家卫国,捍卫和平(1)中国人民志愿军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的原因:①美国侵略朝鲜,轰炸中国边境城市,侵犯了中国主权,严重威胁着中国安全;②美国派太平洋第七舰队进驻台湾海峡,阻止中国人民解放台湾,公然干涉中国内政。③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请求中国出兵援助(4)英雄人物:黄继光,邱少云。①英雄们的主要事迹(见课本。)②为什么称志愿军为“最可爱的人”?──高度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五、土地改革(八下P12-13)土地改革的根本原因: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直接原因:新中国建立后,农民迫切得到土地。《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颁布时间、内容、结果、意义。1、时间: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2、内容: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这次土地改革主要在新解放区内进行。3、结果: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以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4、意义: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被消灭;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六、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年~1957年)(1)背景:新中国成立后,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工业发展水平仍然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甚至不如印度。(2)基本任务: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3)成就:到1957年底,各项经济指标超额完成。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建成投产,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汽车,中国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万里长江第一桥──武汉长江大桥建成。川藏、青藏、新藏公路修到“世界屋脊”。形成了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沿海地区原有的工业基地得到了加强,华北和西北业建立了一批新的工业基地。(4)意义和影响:使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七、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八下P20-21)1、时间: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性质: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1八、农业、手工业合作化运动1、重点:三大改造的形式:农业、手工业采用合作化,工商业采用“公私合营”,实行赎买政策。2.农业合作化的主要目的:引导农民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3、重点:三大改造的意义: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4.1953—1956年当领导人民取得的重大成就:①完成了三大改造,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②召开了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真正反映了人民利益。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