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出手时就出手,让学生直观形象地学习概念----“认识米,用米量”教学实践与反思株洲长鸿实验学校刘红13786340707【摘要】数学概念是高度抽象的,对于小学生来说是枯燥的、缺乏趣味的。小学生掌握概念,是一个主动而复杂的认知过程,只有为他们提供丰富而典型的感性材料,通过直观教学,才能逐步抽象,内化成概念。因此,我们在概念教学时要做到:引入概念时,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理解概念时,强调直观感受;掌握概念时,重视生活经验积累。积极为学生创造感觉条件,多提供机会让学生自己动手去操作,去体验。这样,对他们记住这些抽象的概念有很大的帮助。【关键词】概念教学直观感受经验结累数学概念比较抽象,而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小学生,由于年龄、知识和生活的局限,其思维处在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认识一个事物、理解一个数学道理,主要是凭借事物的具体形象。因此,教师在数学概念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到细心、耐心,尽量从学生日常生活中所熟悉的事物开始引入。这样,学生学起来就有兴趣,思考的积极性就会高。小学生掌握概念,是一个主动而复杂的认知过程,只有为他们提供丰富而典型的感性材料,通过直观教学,才能逐步抽象,内化成概念。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做到让学生“该出手时就出手”,多让学生实际操作,让学生直观形象地学习概念。苏霍姆林斯基说:“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之所在。”在教学“认识米,用米量”时,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过程:一、引入概念时,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师:同学已经学会用厘米量,那么天天和我们见面的黑板有多长呢?哪位同学愿意用你的小尺子量一量?(有一小部分学生举手,师让一位手拿30厘米长尺子的女生来量黑板的长,要求其他学生注意看着。女生拿着尺子每量一次就在尺子的右端作个记号,接着再往下量,并口算着:30厘米、60厘米、90厘米……越来越慢,最后停了下来。)师:(笑对着这女生)你觉得自己还行吗?生:我觉得很难,我可以找同学帮忙吗?师:你的主意不错,遇到困难就得找伙伴帮助,老师同意你的请求。(女生把同桌叫来,两人分工后又继续量,她们一个量,一个边算边记在本子上。)生:我们总算量完了,黑板的长度是300厘米。(师板书:300厘米。)师:坚持就是胜利,老师非常佩服你们。能谈一谈你们的感受吗?生:用小尺子量又慢又费劲。师:你们有好办法吗?众生:(学生指着讲台上的米尺)用老师的大尺子量。师:对,用大尺子量是个好办法,要想用它量,你们得先认识它呀,那位同学知道它?生1:我知道,它是米尺。老师们经常拿它去上课。生2出黑板报时,美术老师用它来量黑板和画直线。师:是的,它是米尺。看来同学们平时很注意观察。[反思:为了导入新课,引出“米”,我指名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用30厘米长的尺去量黑板的长度,让学生切实感受用“厘米”作单位量黑板的长度非常不方便,这就很自然地让学生认识到用“米尺”量的必要性,从而引出另一个长度单位---“米”。]二.理解概念时,强调直观感受1、明确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师:米尺上面也有一些刻度,请各个小组的同学看一看、比一比,看米尺上的刻度和你们小尺子上1厘米的刻度有什么关系?米尺上有多少个像1厘米长那样的刻度?(教师把米尺发给各个小组。学生们三三两两一起用小尺子和米尺比一比、量一量、数一数,非常投入。)小组1代表:我们发现米尺上有很多1厘米,米尺上刻度10正好是10厘米,20是20厘米,我们10个10个地数,数出了100,我们得出米尺的长是100厘米。小组2代表:我们发现米尺上有很多1厘米的刻度,我们数一数发现米尺上有100个1厘米,我们得出米尺的长是100厘米。小组3代表:我们发现米尺上标满了1厘米的刻度,我们用20厘米的小尺子来量米尺,我们发现米尺的长正好是100厘米。师:你们真能干!米尺的长就是100厘米,老师觉得用100厘米表示米尺的长度,这个数太大了,所以想给它换个名字使它便于记住和使用,我们就把100厘米的长度叫做1米吧,这把尺也就是米尺。众生:(笑着)知道了,米尺的长度是1米也就是100厘米。师:谁能用一个简单的数学式子表示厘米与米的关系?(学生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