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的修改和保存》说课稿兴义市向阳路小学侯佼佼一、说教材1、教学背景教材分析:本节课是贵州科技出版社出版的小学信息技术课本三年级下册第2课的内容。这节课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键盘并且会输入简单的内容之后,开设的更高层次的任务,使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学会文章的修改和保存。它起到承上启下的知识链接作用,基础性很强对学生今后的电脑技能学习有着深远的意义。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对电脑的认识有一个共同性是好奇,但是要他真正的按教材去学习一般的兴趣都不高,学习比较被动,自主学习能力差,很多学生对电脑的好奇只停留在玩游戏上。所以,我设计的教学任务要顾及到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要顾及到学生的技能基础和个体差异,同时也要注意到他的可行性、操作性和实用性。2、教学目标根据本课的知识结构和在整个课程中的地位,我将教学目标设计为: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写字板的窗口界面,掌握对文章的修改和保存的基本操作。过程与方法目标:在学习文章的修改和保存过程中,运用任务驱动法,培养学生自我探索、自主学习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自我展示、自我激励,体验成功,在不断尝试中激发求知欲,在不断摸索中陶冶情操。3、教学重难点重点:要让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掌握对文章的修改和保存的基本操作。难点:让他们能灵活运用光标移动的方法来修改文章。二、说教法学法1、教法:结合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本节课我主要采用创设情境、讲解演示、任务驱动来开展教学。2、学法:这节课主要是让学生在我的指导下带着任务通过自注探究、合作交流、成果展示,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实现知识的传递、迁移和融合。三、说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激情导入(6分钟)通过观看视频创设一个帮助熊大学习电脑的情境,引导学生打开写字板,并了解写字板的窗口界面。此环节设计的目的是创设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活动,主动进行认知,从而乐学。2、任务驱动,主动探究(10分钟)这个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让学生在完成情境学习的同时,还要掌握文章的修改和保存的方法,因而我将本环节的内容分为两大任务。任务一:文章的修改。出示熊大输入的内容,让学生们观察,找出有错误的地方。(这样设计是为了勾起学生的好奇心,训练学生的观察力)接下来指名让学生上台演示如何修改错误的地方,在学生完成操作后,对操作过程中的问题加以强调、说明,同时肯定学生的成绩。任务二:保存文档修改好内容后,我们接下来该么办呢?(保存)在这一环节里我设计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尝试,知识的迁移以及教师及时必要的补充,完成设定的任务。通过完成以上两个任务,学生不但掌握文章的修改和保存方法,还能达到这节课的教学目标,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3、情境游戏,熟练操作。(15分钟)以游戏闯关的形式,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巩固练习,培养学生操作能力。4、展示评价,共同进步。(5分钟)通过作品展示,对学生作品进行评价和修改。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同时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作品评价。5、课堂总结。(4分钟)通过学习,让学生畅谈这节课的收获,师生共同梳理归纳本节课的内容。纵观全课,我在教学中积极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将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能力放在首位,把探究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给他们多一些表现的机会,让他们收获一份成功的体验。同时努力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力求达到最佳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