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期期末物理第4章物态变化复习本章主要掌握如下的知识内容:1.温度计:(1)原理: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2)分类:按常用液体分:①水银温度计;②酒精温度计;③煤油温度计.按用途分为:①实验用温度计;②体温计;③寒暑表.(3)摄氏温度:冰水混合物—0℃,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温度—100℃.(4)实验用温度计的正确使用:①测温前要观察量程,认清分度;并估测被测温度;②测温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③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视线要与玻璃管会垂直,并且跟液柱的上表面相平.2.物态变化:物质存在三种状态,六种变化.变化关系如框图所示.①熔化和凝固: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②汽化和液化: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汽化有蒸发和沸腾两种方式;液化有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两种方法.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A.液体表面积的大小;B.液体温度的高低;C.液体上方.蒸发和沸腾的区别:蒸发是只在液体表面进行的缓慢的汽化现象,液体在蒸发时温度要降低;而沸腾是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液体在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不变.③物质直接由固态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例1】冬天手冷时,用嘴向手上“哈气”手会感到暖和,而若用劲向手上吹气时,手不但不会暖和,反而更冷,这是什么原因?答案:刚从嘴里呼出的气体近似于体温,当温度较高的这些气体与温度较低的手相遇时,就向手传递热量.而且其中的水蒸气在手的表面发生液化,液化时放出的热量也被手吸收,因此手感到暖和.如果用劲向手上吹气,使得手掌表面的气体流动很快,手上的水分会迅速蒸发,蒸发带走手的热量,从而使手的温度降低,因此手感到冷.延伸点:从液化放热想到夏天刚向地面洒水时,空气变得闷热.从蒸发吸热有致冷作用,想到电冰箱的制冷原理和夏天使用电扇解凉的原理等。【探究课题方向】1.晶体的熔化和凝固条件(1)晶体熔化条件:①温度达到熔点;②不断吸收热量,二者缺一不可.(2)晶体凝固条件:①温度降到凝固点;②继续放出热量,二者缺一不可.2.液体沸腾条件:①温度达到沸点;②继续吸收热量,二者缺一不可.3.将物质的状态变化和温度变化跟时间的关系可以用图象表示出来。【例2】小刚设计了一个实验,将水和酒精混合后放入冰箱的冷冻室中,每隔2min用温度计测量一次温度,他把观察到的现象与温度值记录下来,如下表:5-11(1)在图中作出混合物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2)从实验数据中可以看到水和酒精混合物的凝固点是.(3)从实验数据中可得出结论:水和酒精的混合物在凝固时,.(4)比较水的凝固点还可得出结论:.分析:本题把图象和表格结合起来,以发散的形式考查了对晶体凝固点的认识和晶体的凝固条件,并让学生得出创新性的结论.从表格中可知混合物处于固、液共存状态时,温度为-6℃,所以其凝固点为-6℃,且比水的凝固点低.由表格中的最低温度为-8℃可以判断混合物在凝固时放出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答案:(1)答案如图所示;(2)-6℃;(3)放出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4)在水中加入酒精凝固点要降低。探究点:晶体在凝固时要同时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温度要达到凝固点,二是要继续放出热量。若晶体中混有杂质,则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都要降低。【应用技巧点拨】本章的技巧在于认识物质的三种状态,并根据物质的初始状态和终结状态确定物质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状态变化,在状态变化中是吸热过程还是放热过程。【例3】白炽电灯用久了,为什么灯泡壁就会变黑?分析:灯泡上的黑色物质是钨的黑色粉末,它由钨丝变化而来。它通过了由固态变为气态和由气态变为固态的两个过程。答案:因为电灯泡通电发光时温度很高,钨丝在高温下升华变成了钨的蒸气,灯泡熄灭时钨的蒸气又凝华成钨的粉末,粘在灯泡壁上,所以灯泡壁变黑。技巧点:钨丝是固体,灯泡壁上的粉末也是固体,分析这之间的变化过程是解答此题的关键.5-12温度(℃)420-2-4-6-6-6-6-6-6-8状态液液液液液液固液固液固液固液固固单元综合能力复习学案一、选择题(l-10小题为单选题,11-15小题为多选题)1.在气温15℃的房里,用水银温度计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