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知识宣传广播稿【篇一:小学健康教育宣传广播稿】健康教育广播稿教育目的:1、让学生进一步掌握正确刷牙方法,做到正确刷牙。2、使学生了解牙周疾病的症状教育内容:1、正确的刷牙方法2、牙周疾病的自我察觉一、正确的刷牙方法正确的刷牙方法应该是顺着牙缝上下旋转,即上牙从上往下刷,下牙从下往上刷,咀嚼面来回刷,里里外外都要刷干净。刷牙不但要讲究方法,还要注意牙刷的选择。刷头短小,刷毛细软有一定硬度和弹性的牙刷是比较理想的,刷起来灵活,能刷清牙缝和牙齿每个面。二、牙周疾病的自我察觉1.刷牙时牙龈出血或咬物时牙龈出血(牙刷或食物上有血迹)2.牙龈红肿、松软、碰时易出血,牙颈部有牙石3.牙龈包绕牙颈部不紧密,轻压牙龈有脓溢出4.牙齿有不同程度的松度、咬物无力、牙根暴露5.有口臭【篇二:健康教育广播稿第一次】2012学年浦江二小第二学期健康教育广播稿各位老师、全体同学:中午好!今天的集体广播主要宣传控制吸烟和2013年3月3日第14“”次全国爱耳日2013年3月3日第14“”次全国爱耳日——主题:健康听力,幸福人生关注老年人听力健康。宣传口号:——健康听力,幸福人生关注老年人听力健康“”关注老年人听力健康,实现人人享有康复服务保护环境,降低噪声,预防老年失聪提高爱耳、护耳意识,关爱我的父亲母亲定期接受听力检测,确保老年人听力健康关注老年人听力健康,正确使用助听器“”消除人老失聪错误观念,提高老年人听力健康水平关注父母听力健康是子女应尽的义务预防老年听力残疾,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一、我国耳病流行概况常见的耳病有耳鸣、中耳炎和耳聋等,其中耳聋(听力障碍)严重困扰患尤其是青少年患者的生活质量。从国务院组织的第一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中可以看到,0~14岁听力言语残疾儿童致残的原因和所占的比例是:原因不详的占27.79%,中耳炎占17.47%,高烧疾病12.97%,药物中毒11.92%;家庭遗传9.08%,发育畸形6.95%,妊娠期疾病2.8%;地方病、产钳外伤、嗓音等均不到1%。前四项占70%以上。近30%的家长说不清孩子致听力残疾的原因,也就是说家长对于孕期或婴儿期致聋原因不了解,对于可能使胎儿或婴儿致聋的因素不能排除。这需要社会多宣传爱耳防残的科学常识,家长应多学习这些知识并采取保护胎儿和婴儿顺利成长的措施,使儿童不受致残因素的影响。近40%的原因中有的是可以避免的,如,可以不用耳毒性抗生素要来避免药物中毒;有的是可以正确治疗而无后遗症的,如中耳炎等。如估算我国一年新增3~4万聋儿,那么有2~3万名是在前4项致聋原因之内。排除了这4项原因就可少产生约70%的聋儿。在调查中还看到0~4岁的听力残疾儿童中城市占5.64%,城镇占11.16%,乡村占83.2%。这说明大多数(80%以上)听力残疾的婴幼儿和少年在广大农村,也就是宣传防聋科普知识和爱耳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所在。还有另一项统计: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各类残疾儿童占被调查人口的比例大于全国的平均数。全国是每千人中有残疾儿童7.75人,侗族是10.5人,藏族10.64人,白族11.01人,苗族11.97人,土家族12.04人,瑶族14.81人,壮族15.82人,彝族20.01人,哈尼族高达29.69人,近4倍于全国平均数。而这些生活在广大农村的少数民族地区更是重点中的重点。在致残儿童比例大的地区和民族中开展爱耳防聋工作可以更快收到效果。耳毒性药物使用情况同是耳聋,可国外是老人多,国内却是儿童多,而且多数是药物中毒性耳聋。每年仍有4万名聋儿新发,其中半数为药物中毒性耳聋。鉴于以氨基糖甙类药物为代表的耳毒性药物在临床使用中具有其特殊的地位与疗效,与会专家达成共识:对儿童一律采取禁用的方式欠妥,正确的方式是慎用。慎用,首先要详细了解患儿家族史。据研究,药物中毒性耳聋有遗传性。有证据表明,药物中毒性耳聋者存在基因突变。这类人即使仅使用少量(甚至1次)耳毒性药物即能发生耳聋。因此,在有条件的地方可先行线粒体检测,筛出高危患儿,尽量避免给他们使用耳毒性药物,非用不可时则要向家长讲明原因,以取得他们的理解。在使用耳毒性药物之前及过程中,对药物的峰谷浓度及听力进行监测也是必要的,一旦出现异常应立即停药。由于丁胺卡那霉素、庆大霉素价格便宜,无需皮试,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