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科学(上)第一次月考试题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将正确答案填在表格里。)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1.你喜欢《科学》吗?你觉得要进入科学世界,学习科学知识的基本方法是A.积累成果,发现规律B.搜集资料,书写论文C.看书学习,认真作业D.观察实验2.按照国际标准,时间的单位是A.秒B.小时C.分D.毫秒3.测量水的体积时,视线必须与A.量筒凹液面的任意处相平B.量筒凹液面的最高处相平C.量筒凹液面的最低处相平D.取最高处读数与最低处读数的平均值4.—般来说。科学探究活动的基本步骤应该包括①提出问题;②作出假设;③验证假设;④结果的重复性;⑤结果不一定支持假设A.①②③⑤B.①②④⑤C.②③④⑤D.①②④5.做某实验需要量取45ml的水,最好选用下列仪器中的A.100ml的烧杯B.10ml的量筒C.100ml的烧杯和滴管D.50ml的烧杯和滴管6.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登月船从地球到月球上,质量没变B.一杯水结冰后质量没变C.玻璃杯打碎后形状发生了变化,质量没变D.1千克铁比1千克棉花质量大7.下列数据中最接近事实的是A.一张课桌的高度1.6mB.一个中学生的体积是50dm3C.中学生的靯印面积约1000cm2D.洗澡水的温度是80℃8.下列单位转换的过程中,正确的是A.9300毫米=9300米×10001=9.3米B.10000毫升=10000厘米3=10000×10000001米3=0.01米3C.0.75小时=0.75×100分钟=75分钟D.0.85千克=0.85×1000毫克=850毫克9.常用的长度单位由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A.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米B.厘米、分米、毫米、微米、米C.微米、毫米、厘米、分米、米D.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10.测量是将一个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经过测量,塘下针一中操场的周长是300米。在这个测量过程中,“公认的标准量”指的是A.1米B.300米C.测量工具D.操场11.用一支原来示数为38℃的体温计,没有甩过就去测量一个正常人的体温,如果当天气温是35℃,那么体温计的示数为A.35℃B.36.5℃C.37℃D.38℃12.下列容器中刻度不均匀的是()A.量杯B.刻度尺C.温度计D.停表13.把手指插入一杯水中,感觉不冷不热,则这杯水的温度可能是A.15℃B.35℃C.55℃D.75℃14.关于实验室用温度计和体温计,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都可直接测沸水的温度B.都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C.玻璃管内径都有一弯曲处特别细D.都可离开被测物体读数15.如图2所示是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的读数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16.四位同学进行“用温度计测水温”的实验,操作分别如下图中的A.B.C.D所示,其中正确的是17.对于一个科学命题,你应该相信A.对该科学领域有重要影响的专家B.对该科学领域有研究的科学家C.对该命题进行过实验证实的小学生D.对该命题有过记载的这本书18.下列是高兴同学在学习时收集的一些数据和对应的测量工具,完全正确的是A.初中生的身高一般在1.6m左右——学生三角板B.初中生的质量一般在50kg左右——台秤C.人的正常体温一定是35℃——体温计D.初中生的100米赛跑的成绩约13.5秒左右——机械停表19.量简要做得细而高,而不做成粗而矮的形状,这主要是因为A.细高的量筒与粗矮的量筒相比,相应的刻度间隔较大,便于准确地读数B.细高的量筒可以做出相对较大的底座.增加稳度C.实验时,细高的量筒便于操作D.粗矮的量筒中所盛液体较多,需用较厚的玻璃,因而不便读数20.在已经调好的天平左盘内放入一金属块,用镊子向右盘内加减砝码,但怎么也不能使天平恢复平衡,此时应该A.把两个托盘对调B.把物体放在天平右盘内测量C.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D.使用游码21.下列关于各种仪器的使用正确的是A.量筒和量杯在使用前都要放在水平桌面上,等水面静止时,读水面的最上面B.在使用温度计时,无需对被测物体的温度进行估计C.在使用托盘天平时,调节平衡后,移到另外一张实验桌上,需再进行调平D.钟表和机械停表都是用来测时刻的仪器22.某同学用称量为500克,最小刻度为0.2克、最小砝码为5克的托盘天平称量一铁块的质量,当调节横梁平衡后,他将铁块放在天平的右盘,砝码放在天平的左盘,同时移动游码,当天平平衡时,他读出铁块的质量是77.8克。测量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