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专题复习一:语言得体【本讲教育信息】一.教学内容:专题复习一:语言得体二.教学目标:掌握正确的语言表达方式。三.教学重点、难点:掌握正确的语言表达方式。四.知识分析:所谓得体,就是适合语言环境,用语恰如其分。具体说,就是在某种特定场合,同某个或某些有关系的人说一件事,能说什么,不能说什么;说什么好,说什么不好;怎样说有分寸,怎样说没有分寸;怎样说效果好,怎样说效果不好。既要考虑说话者自己的身份、地位、文化素养、生活阅历等方面的差异,更要考虑听话者的诸多情况,并根据不同的交际场合、不同的目的,选择不同的表达方式,做到有的放矢,准确得体,恰到好处。1.注意说话情境(到什么山唱什么歌,见什么人说什么话):例:对下列两个句子分析正确的一项是()(1)王老师对全班同学说:“同学们,别忘了,我们是学生,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学习。”(2)他埋怨我说:“你让我给你借小说,人家借来了,你又不看。”A.(1)(2)代词使用均没毛病。B.(1)(2)代词使用均有毛病。C.(1)代词使用有毛病,(2)代词使用没有毛病。D.(1)代词使用没有毛病,(2)代词使用有毛病。2.注意说话对象。要充分考虑对方的特征,诸如性别、年龄、职业、身份、地位、文化程度、性格气质、爱好禁忌等等。(对失意人不说得意的话,对有缺陷的人不说令人忌讳的话,对长辈莫大模大样,对方彬彬有礼,要客气文雅;对方蛮不讲理,则要据理力争,决不低三下四。)例如:人口普查时,对方是一位没有文化的老太太,一人问:“您有配偶吗?”另一人问:“您有老伴没有?”效果自然不同。又如:国共谈判期间,国民党代表说与共产党代表谈判是“对牛弹琴”,周总理马上反诘道:“对,牛弹琴!”3.注意尊称、谦称、习惯用语的使用。在称呼对方亲属时,多用“令”字冠首,如:对方的父亲称“令尊”,对方的母亲称“令堂”,对方的兄弟称“令兄”、“令弟”,对方的儿女称“令郎”、“令嫒”。谦称比自己大的亲属,多用“家”字冠首,如:称自己的父亲为“家严”、“家尊”、“家君”;称自己的母亲为“家慈”“家母”。谦称比自己小的家属,多用“舍”字冠首,如:称自己的弟妹为“舍弟”、“舍妹”,称自己的侄儿为“舍侄”。这就叫:“家”大“舍”小“令”外人。另外,称呼已经死去的人的时候,多用“先”字冠首。例如:称已去世的父亲为“先考”,已去世的母亲为“先妣”,已去世的祖母为“先大母”,已去世的君王为“先王”“先皇”。此外,一些传统的而现在仍在用的文明习惯语也应关注另外,还有一些成语本身也是包含有谦敬色彩的。自己先发言,就说“抛砖引玉”;自己后发言,就说“狗尾续貂”,别人到自己家,就说“光临寒舍”“蓬荜生辉”,请别人帮忙就说“鼎力相助”,请对方接受东西就说“万望笑纳”。4.注意表达方式。5.注意文体特征:文艺语体,形象生动;科学语体,精确严密;政论文体,逻辑严密,论证有力;公文文体,准确简明,程式化。如,“食盐”,在文艺语体里就可说为“盐”,而在科学语体里,则说为“氯化钠”等。6.注意说话的目的。例:广播稿要求通俗、口语化,一听就明白。把下面一段文字改做广播稿时,有四处非改不可,写出序号。自从(A)我省西部(B)地区发生强烈地震(C)以来,本市各界(D)对震灾(E)以后的人民生活十分关心,积极开展赈灾(F)活动,捐款累计(G)已逾100万元之巨(H)。我厂原来已经捐款(包括捐赠衣服、物品折款)(I)8万元,昨天又捐款2万元。这些钱物已经送转(J)到了灾区(K)。7.语言得体要考虑的不是以上所谈的个别因素,而往往要把多种因素放在一起考虑。转述别人的话也是一种考题。把下面句子的内容放在A、B两种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进行转述。小李对小王说:“明天上午不去语文组找郭老师了,请告诉老师一声。帮我问问,后天晚上去她家里找她行不行。”A.当天下午,小王在校门口对郭老师的女儿珊珊说到这件事。小王说:B.第二天一大早,小王跑到语文组把这件事告诉郭老师本人,小王说:8.仿照示例,改写下列两条提示语,使之亲切友善、生动而不失原意。提示语:(公园里)禁止攀折花木,不乱扔垃圾。改写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