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六海战英雄麦贤得苏醒不识爹娘只认主席像1967年12月,毛泽东、林彪接见海军战斗英雄麦贤得。7月30日,在广东迎宾馆召开的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4周年颂英雄联谊会上,记者采访了影响了几代人的战斗英雄麦贤得。一个名字,勾起了一个时代的回忆。上世纪六十年代,麦贤得的英雄事迹广泛流传,《钢铁战士麦贤得》被编入小学课本,一幅塑造麦贤得头缠绷带、身穿海魂衫,坚持战斗的宣传画在亿万人民心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如今,那名坚强的水兵战士,从宣传画上,从记忆深处缓缓走来。退休后身体仍有些偏瘫,喜爱练书法40多年过去了,伤病和战斗岁月在麦贤得身上留下深深的印记。昔日的“八六海战”英雄,早已不是身着海魂衫的英姿少年,也没有宣传画上的健硕。出现在本报记者眼前的是一位瘦高的老人,右半边身子微微有些歪斜,每次开口,都需要很努力地组织起语言,浓长的眉毛偶尔紧蹙时,依稀还能找见那个“硬骨头战士”的身影。“老麦的身体一直都不行,近年来有所好转,但还是有一些偏瘫,语言功能至今也没完全恢复。”老伴李玉枝坐在麦贤得身旁向记者介绍。麦贤得拿着记者送上的《老人报》看了几分钟后说,这张《老人报》办得不错啊,既有适合老年人的保健养生知识,又有生活常识以及有可读性强的文史资料,我在汕头也曾听过说这份报纸,真是百闻不如一见啊。“你还记得毛主席接见的情景吗?”记者问。麦贤得有些激动、断断续续地说,1967年12月3日这一天他终生难忘。那天他与4000多名海军代表一起,受到了毛主席、周总理等中央首长的接见,随后,毛主席提出要单独接见他这个“八六”海战的钢铁战士。1967年12月,毛泽东、林彪接见海军战斗英雄麦贤得。那一刻,当麦贤得走进人民大会堂小会客厅时,神采奕奕的毛主席站了起来,握着麦贤得的手,关切地询问他:“小麦,身体好得多了?”麦贤得热泪盈眶,颤声答道:“好,好,主席好!我好多了!”毛主席又勉励他要用硬骨头精神战胜疾病,养好身体,为人民立新功……他不知道自己是怎样离开毛主席的,只记得回到下榻处,拿起纸笔记下了:“世界上什么人最亲?伟大领袖毛主席最亲!”麦贤得的夫人李玉枝对记者说,麦贤得当年参加“八六”海战负伤后昏迷了好多天,醒来的时候连爹妈都不认得,但是当医生送来毛主席像的时候,他喊出了“毛主席万岁”。在谈到退休后的生活时,麦贤得夫人李玉枝说,2007年从海军广州某基地副司令员岗位上退休之后,老麦在家里平时除了“拈花惹草”外,就是喜欢书法,他写了四个大字:“精忠报国”,摆放在书桌上。“八六海战”脑部重伤不下火线,在几十条管道中发现并拧紧一颗转动的螺丝当年的新闻报道记录下英雄的事迹--1965年8月6日凌晨,台湾蒋军“剑门号”和“章江号”闯进了东山岛附近的渔场,我护卫艇、鱼雷艇奋起迎敌,是为“八六”海战。战斗中,611艇后左主机意外停车,轮机兵麦贤得立即跑过去帮助启动机器。一块弹片打进麦贤得的右前额,插到左侧靠近太阳穴的额叶里。在接受简单的包扎后,麦贤得又站到了自己的岗位上,一刻不停地检查机器。1966年,贺龙元帅、叶剑英元帅来医院看望麦贤得额上的鲜血和流出的脑浆粘住眼角和睫毛,影响了麦贤得的视线,但他凭着平时练就的一手“夜老虎”硬功夫,顽强地坚守在战斗岗位上。在剧烈摇摆的机舱里,他穿来绕去,摸索着检查一根根管道、一个个阀门、一颗颗螺丝钉。由于失血过多,麦贤得的动作逐渐有些迟钝,但他的战斗意志却更加坚强。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他居然能在几台机器、几十条管道里,检查出一颗只有手指头大的被震松了的螺丝,并顽强地用扳手把螺丝拧紧,保证了机器的正常运转……这场战役,人民海军以小打大,取得新中国成立后最大一次海上歼灭战的胜利。但炮弹片严重伤害了麦贤得的脑神经。战斗结束后,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人得知他的伤情,都十分关心,周恩来亲自组织全国最优秀的脑外科专家为他会诊,要求一定要把麦贤得的伤治好。全国各地掀起学习麦贤得的热潮。他的事迹被登上各大报纸的头版头条,并被创作成宣传画、连环画、快板、歌曲、话剧,甚至被编进小学课本。毛泽东、朱德、董必武、贺龙、叶剑英、徐向前等当时党和军队领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