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表水浮游蓝藻监测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地表水浮游蓝藻监测技术规范》标准编制组二O二O年十二月项目名称:地表水浮游蓝藻监测技术规范项目编号:承担单位:山东大学编制组主要成员:裴海燕、徐杭州、韦洁琳、张莎莎目录1项目背景11.1任务来源1...1.2工作过程1...2.标准制订的必要性分析2...2.1加强蓝藻水华快速诊断及预警能力、保障饮水安全22.2满足环境监管工作的需要3..2.3标准管理的要求3...3.国内外相关分析方法研究4...3.1主要国家、地区及国际组织相关分析方法4.3.2国内相关分析方法研究状况4..3.3与国内外相关标准的关系5..4.标准制订的基本原则和技术路线5..4.1标准制定的基本原则5..4.2标准制订的技术路线6..5.方法研究报告6.6.标准实施建议1.07.标准的社会环境效益1.011项目背景1.1任务来源2019年2月,生态环境部发布了《关于做好2019年重点湖库蓝藻水华防控工作的通知》(环办水体函〔2019〕283号),其中明确指出“各地应积极采取相关措施防控湖库蓝藻水华灾害,严密监控重点湖库水质和蓝藻水华动态,在蓝藻水华暴发敏感区和高发期,制订和实施加密监测方案,综合水文、气象、水质和藻类监测结果,加强蓝藻水华形势分析和预测预警工作”。2019年4月,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发布了《关于做好2019年重点湖库及南水北调干线蓝藻水华防控工作的通知》(鲁环函〔2019〕122号),要求“应针对重点河流湖库及南水北调东线输水干线加强蓝藻水华形势分析和预警预测”。尽管当前以蓝藻监测为代表的藻类监测预警工作已引起人们的重视,但针对蓝藻水样采集、处理、运输与保存方法并无相应标准,更没有指导蓝藻鉴定及计数工作的规范。针对目前地表水蓝藻监测工作现状,编制系统性规范化标准文件,符合国家及山东省重点湖库蓝藻水华防控政策需求,是进一步推动并规范地表水蓝藻监测工作的关键所在。为了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供水条例》《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和《山东省水资源条例》,响应国家及山东省湖库蓝藻水华防控政策需求,保护环境,规范地表水浮游蓝藻鉴定及计数,加强蓝藻水华形势分析和快速诊断及预警能力,保障人们饮水安全,受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委托,山东大学承担了《地表水浮游蓝藻监测技术规范》(DB**/***-2020)的制订工作。1.2工作过程1.2.1成立标准编制组2019年9月,接到本标准编制任务后,山东大学立即组织成立标准方法编制组(以下简称“编制组”),成员以多年从事蓝藻采样、计数及鉴定工作的科研人员为主。1.2.2查询国内外相关标准和文献资料22019年9~10月,编制组完成文献资料调研,追踪蓝藻监测技术在国内外的最新研究成果及发展趋势,分析现存相关规范和标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1.2.3地表水实地调研2019年11~12月,编制组对山东省主要地表水如南四湖、东平湖、小清河、沂河、峡山水库、大屯水库、双王城水库等及南水北调东线输水干线进行实地调研,分析蓝藻监测技术在我省相关领域的应用现状及前景,并对其在我省环境监测领域应用中的优势和不足进行探讨,在此基础上初步拟定标准方法制订的基本原则和技术路线。1.2.4确定技术路线,深入开展方法试验2020年1~6月,编制组在前期工作基础上编制标准开题报告及标准文本草案,召开标准开题论证会,根据专家意见对标准文本草案进一步修改完善。2020年7~8月,编制组开展了标准方法各环节试验条件研究工作,形成方法验证报告。编制组按照《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GB/T1.1-2020)、《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制修订工作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6年第41号)和《环境监测分析方法标准制修订技术导则》(HJ168-2010)深入开展试验研究和文本编制。1.2.5编写标准征求意见稿和编制说明2020年9~12月,完成编写标准文本征求意见稿和编制说明初稿。2.标准制订的必要性分析2.1加强蓝藻水华快速诊断及预警能力、保障饮水安全国家水生态文明建设和“十三五”规划强化水安全保障等都对饮水安全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我国湖泊、水库等地表水水体富营养化依然突出,据2018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我国107个重要湖泊、水库中轻度富营养的25个,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