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上海松江区初三二模语文试卷一、文言文(40分)(一)默写(15分)1.风劲角弓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观猎》2._____________________,五十弦翻塞外声,⋯⋯(《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爱莲说》)4.__________________,故克之。(《曹刿论战》)5.不见去年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查子·元夕》)(二)阅读下列诗歌,完成第6-7题(4分)黄鹤楼唐·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6.诗人借“鹤口楼口”来抒发怅然若失的感慨。(从诗中选取两字填入空格)(2分)7.与尾联所表达的情感最相似的一项是________(2分)A.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B.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C.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D.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9题(10分)陈涉世家(节选)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8.请按要求完成下面的基础积累表。(7分)文学常识词语解释句子翻译选文出自西汉著名史学家(1)的《(2)》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号:____(3)_________若为佣耕,何富贵也?译句:_____(4)___________9.对文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_(3分)A.陈胜为王的条件之一是受众人的拥护B.佣者“笑”激发了陈胜立下大志向C.陈胜起义抗秦的根本原因是秦“无道”D.诸郡县“应”表明了起义影响之广(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0-12题(11分)秦有一士人,酷好古物,价虽贵,必求之。一日,或携败席而告之曰:“此昔鲁哀公命孔子所坐之席也。”士大惬意,以为古,遂以附郭①之田易之。逾时,又有持古杖以售,曰:“吾此杖乃太王②去邠③所操之箠④也。”士倾家资与之。既而,又有持朽碗一只,曰:“此碗乃舜作。“士愈以为远,遂虚所居之宅而予之。三器既得,而田舍资用尽去,无以致衣食,然好古之心,终未忍舍三器。于是披哀公之席,持太王之杖,执舜作之碗,行乞于市。【注释】①附郭:靠近城墙边②太王:周文王的祖父③邠(bīn):古国名④箠(chuí):杖。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1)遂以附郭之田易.之()(2)无以致.衣食()11.秦士“行乞于市”的原因有:(1)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语句回答)(4分)12.故事给我们的启示不恰当的一项是________(3分)A.练好眼光不盲从B.能知节制不任性C.为人慷慨不吝啬D.及时醒悟不固执二、现代文(4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3-17题(20分)微信红包为什么流行①2018狗年春节除夕至初五,微信红包收发总量达到了惊人的460亿个,较去年增长了43.3%。发红包最密集的是除夕这一天,达到了142亿个。②微信红包为什么在中国人际交往中这么流行?③可以借用一个经济学的概念“交易成本”来解释。交易成本,简单地说,就是除了价格之外的一切成本,具体到微信红包,指除了微信红包里面的钱之外的一切成本。以前的红包只能面对面给,而现在,哪怕远隔重洋,只需轻轻点击,即可给亲朋好友发一个红包,减少了不必要的奔波,从而降低了交易成本。④微信红包“润滑”了人际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它已经改变了中国人的人情传统形式。网上曾流传着这样一个小故事:夫妻之间园一点小事儿闹别担,事后丈夫想和解,妻子还在生气,不愿意搭理他。聪明的丈夫就连发20个10元的微信红包,且在红包留言中“言辞恳切地讲道理”,妻子在一笑之余,终于点击接受红包,两人关系和好如初。人们把这种办法调侃为:“和老婆讲道理的正确方式”。⑤对于关系没那么亲密的人,如普通的朋友、同事之间,因一些小事情的帮忙,如果不酬谢,心理总是过意不去。以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