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课内现代文复习《芦花荡》整体感知:文章主题以一个传奇的抗日故事,塑造了一个抗日的老英雄,体现了全民族抗日的决心和热情,讴歌了抗日军民的激情和乐观主义精神。阅读1~8段,回答以下问题:一、赏析下列语句:1、夜晚,敌人从炮楼的小窗子里,呆望着这阴森黑暗的大苇塘。“呆”字表现出敌人的无奈与怯懦,也直接描写了抗日战争环境的恶劣.2、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2/21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钻”字,写出了苇子的长势和茂盛,烘托白洋淀人民在残酷的战争环境里顽强的斗争意志和旺盛的生存力量及对敌人的恨。二、品析“小船又飘回来”中的“飘”字既说明老头子划船技术娴熟,小船速度快,又说明他的积极乐观,战斗热情高。三、第6自然段“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这句话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过于”是“非常”的意思,说明老头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都非常强,另一方面也是过头、超过、过分的意思。这句话欲扬先抑是老头子性格的核心,总领全文,贯穿全文,又为下文写老头子失职大菱受伤作铺垫。四、第7段说“敌人愿望就没有达到”,敌人有3/21什么愿望?敌人的愿望是监视着苇塘,提防有人给苇塘里的人送来柴米,也提防里面的队伍会跑了出去。五、为什么“敌人发了愁”?因为敌人想封锁苇塘,但是每到傍晚,苇塘里的歌声还是那么响亮,稻米和肥鱼的香味,还是从苇塘里飘出来。阅读第55段至文末,回答以下问题:1、概括这段文字的大意。写老英雄智斗鬼子,替大菱报了仇,讨回自己的自尊。2、“一轮红日当天,水面上浮着一层烟气”什么描写?有何作用?景物描写,突出天气的闷热,为下文鬼子洗澡4/21作铺垫。3、这里的水确是镜子一样平,蓝天一般清,拉长的水草在水底轻轻地浮动。景物描写,预示着将有一场战斗,渲染了战斗前的平静4“一个干瘦的老头子,⋯⋯两只手却忙着剥那又肥又大的莲蓬,一个一个投进嘴里去。”描写方法及作用?外貌描写和动作描写。“撑”“忙着剥”“投”等词表现了老头子自信、沉着镇定,勇敢机智,为下文引诱鬼子上当作铺垫。5、为什么“老头子张皇失措,船却走不动”?因为老头子的张皇失措是假装的,故意让船走慢,从而引诱日本鬼子上钩。表现了老头子的机智。5/216、“举起篙来砸着鬼子们的脑袋,就像敲打顽固的老玉米一样”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英雄敲打鬼子时的痛快,也充分表现了老英雄对鬼子的仇恨和愤怒。7、倒数第二段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此段描写的芦花鲜嫩美丽,烘托了老英雄为大菱报仇后轻松、愉快、痛快、自豪的心情。8、小菱目睹了老头子的行为,她心里会怎样想?请你写写她此刻的心理活动。“啊!老爷爷真厉害,一个人就把十几个鬼子打得落花流水,他没有说大话,真的替大菱报了仇。我要快点回去告诉大菱,让她高兴高兴。”6/219、请依据本文段拟一则新闻报道的标题:芦花荡里老英雄智斗鬼子《阿长与山海经》【整体感知】阿长是一个地位低下、身份卑微、粗俗、不幸又热望一生平安、淳朴、善良、热情、关爱孩子的劳动妇女。?作者对她的感情变化不大佩服——不耐烦——特别的敬意——憎恶——新的敬意——怀念、祝福?本文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先抑后扬?文章围绕阿长写了哪些事,重点写的是什么??阿长的身份、名字的来历7/21?阿长谋害了我的隐鼠?阿长“切切察察”的毛病?阿长摆成“大”字的睡相?阿长让我厌烦的规矩?阿长给我讲“长毛”的故事?阿长给我买《山海经》(重点写的事件)阅读19~31段,回答以下问题:一、19段详写远方叔祖的作用因为我渴慕《山海经》是由叔祖引起的;同时叔祖的态度与后文阿长的态度形成对比,更突出了阿长热情善良及她“伟大的神力”。为下文写阿长给我买来书时的大喜过望和对阿长的感激作铺垫。二、“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这是什么修辞手法?作者为何会这样?8/21比喻、夸张。因为阿长为我买了山海经,“我”感到非常意外,受到了极大的震动。三、26段中我为什么产生了新的敬意?“新的敬意”是因为长妈妈给“我”买到了渴慕已久的《山海经》,对她充满感激、敬佩,是一种由衷的称赞。四、文中“她确有伟大的神力”一句,写出“我”这样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