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专题:中点的妙用联想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数学品质。善于联想,才能更好的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同学们当你遇到中点时,你会产生哪些联想呢?学习完这个专题后,能给你带来一定的启示。看到中点该想到什么?1、等腰三角形中遇到底边上的中点,常联想“三线合一”的性质;2、直角三角形中遇到斜边上的中点,常联想“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3、三角形中遇到两边的中点,常联想“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4、两条线段相等,为全等提供条件(遇到两平行线所截得的线段的中点时,常联想“八字型”全等三角形);5、有中点时常构造垂直平分线;6、有中点时,常会出现面积的一半(中线平分三角形的面积);7、倍长中线8、圆中遇到弦的中点,常联想“垂径定理”中点辅助线模型一、等腰三角形中遇到底边上的中点,常联想“三线合一”的性质1、如图1所示,在△ABC中,AB=AC=5,BC=6,点M为BC中点,MN⊥AC于点N,则MN等于()A.B.C.D.二、直角三角形中遇到斜边上的中点,常联想“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2、如图,在Rt⊿ABC中,∠A=90°,AC=AB,M、N分别在AC、AB上。且AN=为斜边BC的中点.试判断△OMN的形状,并说明理由.3、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2,将长为2的线段QF的两端放在正方形相邻的两边上同时滑动.如果点Q从点A出发,沿图中所示方向按ADCBA滑动到点A为止,同时点F从点B出发,沿图中所示方向按BADCB滑动到点B为止,那么在这个过程中,线段QF的中点M所经过的路线围成的图形的面积为()A.2B.4-C.D.1三、三角形中遇到两边的中点,常联想“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4、(直接找线段的中点,应用中位线定理)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且AC=BD,M、N分别是AB、CD的中点,MNNMBOCA分别交BD、AC于点E、F.你能说出OE与OF的大小关系并加以证明吗?5、(利用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找中点,应用中位线定理)如图所示,在三角形ABC中,AD是三角形ABC∠BAC的角平分线,BD⊥AD,点D是垂足,点E是边BC的中点,如果AB=6,AC=14,求DE的长6、(利用平行四边形对角线的交点找中点,应用中位线定理)如图所示,AB∥CD,BC∥AD,DE⊥BE,DF=EF,甲从B出发,沿着BA、AD、DF的方向运动,乙B出发,沿着BC、CE、EF的方向运动,如果两人的速度是相同的,且同时从B出发,则谁先到达F点?7、(综合使用斜边中线及中位线性质,证明相等关系问题)如图,等腰梯形ABCD中,CD∥AB,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60ACD,点S、P、Q分别是DO、AO、BC的中点.求证:△SPQ是等边三角形。四、两条线段相等,为全等提供条件(遇到两平行线所截得的线段的中点时,常联想“八字型”全等三角形)8、如图:梯形ABCD中,∠A=90°,AD21ABCaABCACD1S1SaABCDEC2S2SaDEF3S3SaABCDEFABCDEFABC第二次操作:分别延长A1B1,B1C1,C1A1至点A2,B2,C2,使A2B1=A1B1,B2C1=B1C1,C2A1=C1A1,顺次连结A2,B2,C2,得到△A2B2C2,第三次操作⋯,按此规律,要使得到的三角形的面积超过2010,最少要...经过次操作.ABCDFGEM图乙图甲BACEDFGMBDCA12、如图所示,已知梯形ABCD,AD∥BC,点E是CD的中点,连接AE、BE,求证:S△ABE=21S四边形ABCD。13、如图,M是ABCD中AB边的中点。CM交BD于点E,则图中阴影部分面积与ABCD面积之比为14、如图所示,点E、F分别是矩形ABCD的边AB、BC的中点,连AF、CE交于点G,则ABCDAGCDSS矩形四边形等于:A、65B、54C、43D、32七、倍长中线15、如图,△ABC中,D为BC中点,AB=5,AD=6,AC=13。求证:AB⊥AD16、如图,点D、E三等分△ABC的BC边,求证:AB+AC>AD+AE17、如图,D为线段AB的中点,在AB上取异于D的点C,分别以AC、BC为斜边在AB同侧作等腰直角三角形ACE与BCF,连结DE、DF、EF,求证:△DEF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八、圆中遇到弦的中点,常联想“垂径定理”18、半径是5cm的圆中,圆心到8cm长的弦的距离是________19、半径为cm5的圆O中有一点P,OP=4,则过P的最短弦长_________,DCBMAE最长弦是__________,20、如图,在圆O中,AB、AC为互相垂直且相等的两条弦,OD⊥AB,OE⊥AC,垂足分别为D、E,若AC=2cm,则圆O的半径为____________cm。21、如图,在⊙O中,直径AB和弦CD的长分别为10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