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判读一、气候的主要的因子:气温与降水二、影响气候类型的主要因素1、太阳辐射——影响地表气温最基本的因素。影响气温:纬度低气温高,纬度高,气温低。2、大气环流——调整全球热量和水汽分布,显著影响各地气候3、下垫面的性质——直接影响大气中的水热状况⑴.海陆因素:靠近海洋的地方气温的日变化、年变化相对较小。距海近,降水多;距海远,降水少。⑵.地形因素:高山、高原地区气温较平原地区要低;地势高,气温低;地势低,气温高;山地迎风坡多雨,背风坡少雨。⑶.地面的物质组成: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不同,影响气温高低。如冰面、雪地因反射率而温度低;⑷.植被覆盖状况:同纬度地区,植被覆盖率较高的地区比裸地气温变化要和缓,湿度要大一些。⑸.洋流——寒流降温减湿,暖流增温增湿4、人类活动——在生产、生活中对气候产生影响。如城市的热岛效应、阳伞效应、湿岛效应等。三、判断气候类型的方法1、气候类型的判读:第一步,确定南北半球——最冷、最热月第二步,确定热量带——最冷、最热月气温第三步,确定类型——降水情况2、气候类型判断:以温定带以水定型①以温定球。半球名北半球南半球②以温定带。热量带最冷月均温值最热月均温值③以水定型。雨型年雨型冬雨型夏雨型气温最热月气温最冷月月气温曲线形态6、7、812、1、2向上凸,呈∩12、1、26、7、8向下凹,呈∪热带亚热带温带亚寒带和寒带>15℃0-15℃<0℃<10℃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2000mm温带海洋性气候700-1000mm地中海气候300-1000mm热带草原气候750~1000mm热带季风气候1500-2000mm亚热带季风及季风性湿润气候800-1600mm温带季风气候500-600mm温带大陆性气候<300mm少雨型热带沙漠气候<250mm步骤依据因素变化结论第一步:最高(低)6.7.8三个月气温最高北半球判断南北气温月份12.1.2三个月气温最高南半球半球最冷月均温>15℃热带气候第二步:最冷月最冷月均温在0℃~15℃之间亚热带气候或者温带海洋性气候判断均温最冷月均温在-15℃~0℃之间温带气候温度带最热月均温<10℃寒带气候年雨型热带热带雨林气候>2000mm温带温带海洋性气候700-1000mm第三步:热带热带草原气候750-1000mm热带季风气候1500-2000mm降水两的夏雨型亚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1000mm确定具体年内分配温带大陆性气候<300mm的气候情况温带温带季风气候400-800mm类型地中海气候300-1000mm冬雨型亚热带少雨型热带热带沙漠气候<200mm寒带苔原气候、冰原气候<250mm四、世界气候类型的特点、成因和分布气候带气候分布规律气候成因气候特点典型地区类型热带雨林全年受赤道低压带控亚马孙河流域,南北纬10°之间,全年高温多雨刚果河流域,气候制,盛行上升气流印度尼西亚热带草原南北纬10°至南北赤道低压带和信风带终年高温,干、非洲中部、南美巴西,澳大利亚大陆气候回归线之间交替控制湿季明显交替北部和南部。热带热带季风南北纬10°至南北全年气温高,亚洲中南半岛、回归线之间大陆东冬夏季风交替控制。气候分旱、雨两季印度半岛岸,热带沙漠南北回归线至南北副热带高气压带撒哈拉地区、纬30°之间的大陆常年干旱少雨阿拉伯半岛、气候或信风带控制内部和西岸,澳大利亚中西部亚热带南北纬25°—35°冬、夏季风的冬季温和少雨,我国秦岭-淮河季风气候之间的大陆东岸,交替控制夏季高温多雨以南地区亚热带南北纬30°--40°地中海夏季受副热带高压冬季温和多雨,地中海沿岸气候之间的大陆西岸,带、冬季受西风带夏季炎热干燥控制温带季风南北纬35°--55°冬夏季风明显交替冬季寒冷干燥气候大陆东部,夏季高温多雨温带大陆南北纬30°--60°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冬寒夏热,温带大陆内部干旱少雨性气候温带海洋南北纬40°--60°终年受盛行西风影响全年温和多雨性气候的大陆西岸亚寒带针北纬50°--70°全年受极地气团控制冬长严寒,亚寒带之间的大陆夏短温暖叶林气候北半球极地附近纬度高,太阳辐射弱,全年严寒,苔原气候受极地气团或冰洋气沿海降水少团控制寒带冰原气候南北半球极地附近纬度最高,太阳辐射全年酷寒,内陆弱,受冰洋气团控制降水少高原气候高大的山地、高原地势高,地形起伏大气候垂直变化和山地气候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