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古代史试题1一、名词解释(每个7分,共28分)1、王莽改制2、文景之治3、焚书坑儒4、淝水之战二、材料分析题(第1、3小题各10分,第2小题12分,共32分)1、“豪人之室,连栋数百,膏田满野。奴婢千群,徒附万计。船车贾贩,周于四方;废居积贮,满于都野;琦赂宝货,巨室不能容。马牛羊豕,山谷不能受”。(《后汉书·仲长统传》)2、“时河内张成,善说风角,推占当赦,遂教其子杀人。李膺为河南尹,督促收捕。既而逢宥获免,膺愈怀愤疾,竟案杀之。初,成以方技交通宦官,帝亦颇谇其占。成弟子牢修因上书诬告李膺等:养太学游士,交结诸郡生徒,更相驰驱,共为部党;诽讪朝政,疑乱风俗。于是天子震怒,班下郡国,逮捕党人;布告天下,使同忿疾,遂收执膺等。其辞所连及陈寔之徒二百余人。或有逃不获,皆悬金购募;使者四出,相望于道。”(《后汉书·党锢传序》)3、“石崇每要客燕集,常令美人行酒;客饮酒不尽者,使黄门交暂美人,王丞想(王导)与大将军(王敦)尝共诣崇,丞相素不能饮,辄自勉强,至于沉醉。每至大将军,固不饮以观其变。已斩三人,颜色如故,尚不肯饮”。丞相让之,大将军曰:“自杀伊家人,何预见卿事!”(《世说新语·汰侈》)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简要经过和原因是什么?2、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有哪些,意义是什么?四、论述题(20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南方经济的发展。2中国古代史试题2一、填空(每小空0.5分,共20分)1、我国境内的原始人群主要有猿人、猿人、猿人。2、我国境内的“新人”(晚期智人)化石最具代表性的是人。3、我国父系氏族公社的遗存遍布全国后地,最有影响的代有性文化有、、文化。4、商代的文字主要有文、文、文和文几种。5、目前已知我国最早的一次有确定日期的日食记录发生在公元前年。6、西周统治时期,发生了国人暴动,这次暴动发生在公元前年,是我国现存史料中有确切纪年的开始。7、春秋时期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标志是出现和的使用。8、金属货币在春秋晚期广泛流通,当时的货币主要有两类:一类是钢币,一类是金币,铜币从造型上方为四种,形状象刀的刀币,流通于、等国;形状像铲的布,流通于、、等国,园形的方孔钱,流通于和等地,形状象贝壳的铜贝,也叫蚁鼻钱,流通于国。9、战国时期参加百家争鸣的主要派别有、、,还有、、、、等。10、秦统一六国后,于始是三十一年(前216年)“”,意味着土地私有制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得到确认。11、秦末农民起义的政治口号是、,东汉末年张角领导的农民起义政治口号是、、、。12、汉武帝时,毕岗利用龄轮转动传带的原理发明了,有效地解决了从低渠向高田灌水的问题。另外,利用引水在压力下喷洒的原理发明了。这些发明与创造,反映了东汉先进的灌溉技术水平。二、名词解释(每小题6分,共30分)1、甲骨文2、文景之治3、司马迁与《史记》4、尚书台5、赤壁之战三、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32分)1、简述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性质及意义。2、试述张骞通西城的目的及意义。3、分析王莽改革的内容及失败的原因。4、试述东汉时期大地主田庄的特点及影响。四、论述题(18分)论述魏晋南北朝在我国封建社会历史中的地位。3中国古代史试题3一、填空(40空,每空0.5分,共20分)1、我国发现的猿人化石主要有、、。2、距今年前,母系氏族公社逐渐发展到繁荣时期。3、目前所知我国有史记载最申报一次有确定日期的日食发生于公元前年月日。4、春秋五霸分别是、、、、。5、春秋时期我国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是使用和出现。6、我国战国时期的货币有两种类型,一类是,另一类是。其中,形状像刀的,流通于、等国;形状像铲的叫布,流通于、等国;圆形方孔的叫圜钱,流通于、等国;形状像贝壳的叫,流通于国。7、战国时期最大的食封地主有齐国的、赵国的、魏国的和楚国的。8、公元前217年,秦王朝把、、三国的长城连接起来,修筑了一条从直到辽东的万里长城。9、汉成帝时,汜胜之总结出了一种新的农业耕作技术,即。10、东汉明帝时期,著名的水利专有、创造了法治理黄河,使此后800余年间黄河没有改道,极大地减少了水患。二、名词解释(6小题,每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