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第4节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教案第4节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莫爱霞江门市新会第二中学一、概述·本节课为高中必修一《分子与细胞》人教版第一册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中的第四节的内容。本册教材第五章介绍了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本节课是对细胞的能量来源进行探讨,为以后进行教学知识打下基础。本节内容的学习会对学生以后学习有关能量来源问题和实验设计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本节课进行光合作用过程中氧气来源的实验设计,以及提取吸收光能的色素的实验操作,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力图使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和组间交流及全班交流的过程中,学会合作,学会倾听,学会交流,在此过程中巩固实验设计的基本方法,并在后续的课堂教学中完成动手操作,根据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重新完善设计方案。二、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与技能(1)说出绿叶中色素的种类和作用。(2)说出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3)说明光合作用以及对它的认识过程。(4)尝试探究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5)说出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6)简述化能合成作用。2.过程与方法(1)参与设计,养成勇于参与、大胆设想的科学精神,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2)体验“猜测——实验设计——实验探究——分析试验结果——协商讨论”的探究活动过程;(3)体会到科学实验需要正确的表达,需要与人交流和合作。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对生物现象探究的欲望和兴趣;(2)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能够完成一份描述准确、过程科学的实验方案。三、学习者特征分析本节课的学习者特征分析主要是根据教师平时对学生的了解而做出的:(1)学生是广东省江门市新会第二中学高中一年级的学生;(2)学生活泼好动,好表现,喜欢交流;(3)学生已经知道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能够产生氧气。但光合作用的反应过程及其实质,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具体来自哪里等知识了解不多;(4)学生在以前运用实验法进行过简单的实验设计,但方案的科学性、可操作性都不是很强。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1)情境激趣策略:通过动手提取叶绿体中吸收光能的色素的过程,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播放光合作用的动画演示,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以问题解决为主教学策略:通过观察,引发学生提出关于光合作用实质以及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的来源的疑惑,通过假设和实验方案的设计,得出科学性的结论,解决问题和疑惑。五、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1)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一年级生物学教材;(2)专门为这节课制作的多媒体课件;(3)本节课是在多媒体环境下完成的。六、教学过程〖引入〗以“问题探讨”引入,学生思考讨论回答,教师提示。〖提示〗1.用这种方法可以提高光合作用强度。因为叶绿素吸收最多的是光谱中的蓝紫光和红光。不同颜色的光照对植物的光合作用会有影响。2.因为叶绿素对绿光吸收最少,所以不使用绿色的塑料薄膜或补充绿色光源。〖板书〗一、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问题〗以“本节聚焦”发问,引起学生的注意思考。〖板书〗㈠捕获光能的色素〖实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到实验室做实验)〖实验讨论〗学生思考讨论回答,教师提示。〖提示〗1.滤纸条上有4条不同颜色的色带,从上往下依次为:①胡萝卜素(橙黄色)、②叶黄素(黄色)、③叶绿素a(蓝绿色)、④叶绿素b(黄绿色)。这说明绿叶中的色素有4种,它们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的快慢也不一样。2.滤纸上的滤液细线如果触到层析液,细线上的色素就会溶解到层析液中,就不会在滤纸上扩散开来,实验就会失败。〖板书〗叶绿素a和叶绿素b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主要吸收蓝紫光。〖与社会的联系〗人们根据上述科学原理,在需要人工补充光照的温室和塑料大棚中栽培农作物时,就可以根据所需要的光合作用产物的类型,来选择适合的光源以及玻璃或塑料薄膜了。例如,冷光镝灯的光谱成分接近于太阳光,且辐射出的热能比较少,是一种比较好的人工光源;又如,氙灯的可见光部分也近似于太阳光,但其紫外线和红外线则比太阳光的多,使用时应隔以玻璃或水层以吸收其紫外线或红外线。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