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者:做更好的自己1.从升华德能走向升华智魂2.从学识魅力走向人格魅力3.从修炼专业走向修炼艺术4.从自然发展走向自觉发展5.从潜心学习走向着书立说6.从阶段发展走向持续发展7.从学科专家走向教育专家8.从实践探索走向理论升华9.从混沌状态走向教学主张10.从素质全面走向特色凸显几点说明:——讲座是跳跃的;——讲座多自己的;——讲座供交流的;——讲座可类比的;——讲座留讲稿的。1.从升华德能走向升华智魂为师四境界:师德·师能·师智·师魂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师德刻苦钻研、严谨笃学——师能勇于创新、奋发进取——师智淡泊名利、志存高远——师魂师德,就是教师的职业道德。师德是一个古老而崭新的话题,师德也是人类文明的永恒主题。有人说,崇高师德,就是要求教师在燃烧别人的时候,首先要燃烧自己。所谓燃烧自己,就是学高为师,就是行为世范,就是人格感召,就是魅力熏陶。有人说,崇高师德不但是教育事业对教师的要求和新形势对教师的呼唤,而且是教师自我需求和自我创新的本源。——无“德”不能当老师师能,就是教师的职业能力。教师教学能力的高低,直接涉及到教师的教学效果和育人水平,是教师一项十分重要的职业修养。当一名教师容易,当一名好教师不易。时代在呼唤师德的同时也在呼唤着师能,而且德能并重才能树立新世纪教师的形象,才能更好地完成高要求的教育教学任务。熟练的教育教学技能,是师能;娴熟的课堂驾驭能力,是师能;灵活机动的教育机智,是师能;人际关系的处理能力,是师能。更新知识学会学习,是师能;不断探索力求创新,是师能;能微机、会电教、善科研,是师能;审美高雅、身心健康,是师能。会上必修课,是一个层次的师能;不仅会上必修课,而且还会上选修课、上活动课、开各种讲座,是高一个层次的师能。成为教学能手,是一个层次的师能;但要实现高层次的师能,教师还必须成为学者型的教师,即他还必须是一个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无“能”不能当好老师师智,就是教师的智慧。由于教无定法,由于讲台虽小含宇宙,由于我们面对着的是性格各异的学生,所以教学情景多样,所以教学难以预测,所以教学异彩纷呈。面对瞬息万变的教育情境,准确迅速地作出判断,恰到好处地妥善处理,从而收到理想的教育效果,达到最佳的教育境界,这就是教师的教育智慧。现代社会,一位优秀教师的智慧必须是精与博的有效结合。在专业技能和理论水准方面,必须力求精深;在人文精神和科研理念方面,必须力求广博;在一般智力结构和特殊的思维品质方面,必须力求合理有效。应变性,直觉性,灵活性,巧妙性,幽默性是教师智慧的表现。——无“智”难以适应课改(改结构→改关系→改意义)师魂,就是教师的灵魂。师魂是教师综合素质的体现,是教师的人格风范。“经师易找,人师难求”,这里的人师就是指教师的人格风范。为人师者,方可以德育德、以才培才、以学促学、以趣激趣、以情动情、以性养性、以意练意、以行导行。师之魂,体现在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一点一滴中,既体现了自己的形象,又时时润入学生的心田。教师的职业是美好的,当师魂达到一定境界的时候,教师才将在对这种美好的理解和追求中,真切地体验并自然地表现出这种美好。师魂,是一种境界,更是一种职业的操守。没有日复一日的耕耘,没有从未间断对自己灵魂的拷问——园地里的那一片葱茏葳蕤,是否能在一夜之间冒出?师魂,当是高洁、肃穆,抑或是一条奔流不息的溪流——那一路的艰辛,将是一生最佳的风景。——无“魂”行之不远学识魅力:学识,即学问,就是所学、所掌握的系统知识和技能,其内涵和外延更为广泛。学识水平是教师已有知识及技能和再学习能力的总和,在一定程度上标志了其思想、理念的深度和技能水准。做学问是做教师的本分,也是教师在课堂上立足的基础。教师的学识魅力,毫无疑问是教师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教师学识魅力的打造,有人归结为:学习必须成为需要,学习必须读书,学习必须思考,学习要以问题为本。说得很好,只有建立在这样基础上的学习,才能在原有学历基础上的再提升,使自己具有一个活性的会学习的大脑,不断完善自己的学识,以自己广博的学识赢得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