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云小学陈海洋学习目标:•1、使学生经历积的变化规律的探索发现过程,感受到发现数学中的规律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情。•2、尝试用简洁的语言表达积的变化规律,提高概括和表达能力。•3、初步获得探索规律的一般方法和经验,发展自己的推理能力。学习重难点:•理解两数相乘时积的变化随其中一个因数或两个因数的变化而变化。一、自主学习。•(1)算一算。•2×5=3×7=12×4=25×8=•20×5=30×7=120×4=250×8=•(2)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28×403=900×300=2800×105=★二、合作探究。•1、探索因数的扩大和积的扩大之间的关系。•(1)、计算:•6×2=6×20=6×200=6×2﹦6×20﹦6×200﹦合作探究1:探索因数的扩大和积的扩大之间的关系。根据上面算式的特点接下去写两道算式:6×()﹦6×()﹦6×2=6×20=6×200=两个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积也乘几。看看发现了什么?121201200(2)、仔细观察、比较这组算式,小组讨论:从这组算式能发现什么?其中一个因数有何特点?另一个因数有何变化?积有何变化?我发现了第一个因数不变,第二个因数不断变大,积也变大。(×10)(×10)(×10)(×10)(3)、如果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数的5倍,30倍,100倍,积怎么变化呢?(4)我能写一组这样的算式:80×4=40×4﹦20×4﹦320合作探究2:探索因数的缩小和积的缩小之间的关系。根据上面算式的特点接下去写两道算式:()×4﹦()×4﹦80×4=40×4=20×4=两个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几,积也除以几。算一算,看看发现了什么?320160801、仔细观察、比较这组算式,小组讨论:从这组算式能发现什么?其中一个因数有何特点?另一个因数有何变化?积有何变化?我发现了第一个因数不变,第二个因数不断变小,积也变小。(÷2)(÷2)(÷2)(÷2)2、我能写一组这样的算式:240×2=480120×2=60×2=30×2=15×2=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积也要乘(或除以)几。合作探究总结积随因数的变化规律:验证规律。先用积的变化规律填空,再用笔算或计算器验算。26×48=124817×12=20426×24=()17×24=()26×12=()17×36=()624312408612解疑合探(三)5、拓展提高(先计算下列各题,然后小组讨论交流发现的规律)•(1)16×24=384•(16÷2)×(24×2)=(16×2)×(24÷2)=•105×45=•(105÷5)×(45×5)=(105×3)×(45÷3)=•我发现:★(2)应用规律解决问题。•根据下列算式在○中填上运算符号,在□中填上数字。•①14×25=350•(14○6)×(25×6)=350(24○3)×(75○□)=350•②42×36=1512•(42×8)×(36○8)=1512(42○□)×(36○□)=1512四、达标测评•找出规律再填空。•13×12=15613×36=13×120=•13×48=13×60=13×360=•13×72=13×84=13×840=根据8×50=400,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积。16×50=32×50=8×25=8001600200及时练习(应用规律)根据12345679×9=111111111,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积。12345679×18=22222222212345679×27=81×12345679=12345679×()=44444444412345679×()=6666666663333333339999999993654检阅第一关判断:1、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以10,积也乘以10。()2、一个因数扩大4倍,积一定扩大4倍。()√×因数2040400因数5515积20060001004060015检阅第二关560平方米宽8米这块长方形绿地的宽要增加到24米,长不变。扩大后的绿地面积是多少?方法一24÷8=3560×3=1680(平方米)答:扩大后的绿地面积是1680平方米。方法二560÷8=70(米)70×24=1680(平方米)算一算,想一想。你能发现什么规律?36×18=648两个数相乘两个数相乘,,一个因数一个因数乘几乘几,,另一个另一个因数因数同时除以几同时除以几,,积不变积不变..(36÷2)×(18×2)=(36÷4)×(18×4)=(36×3)×(18÷3)=648648648拓展创新课后思考:乘法中有许多规律,例如个位是5的两个相同的数相乘,它们的积有什么规律呢?请课后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继续探究,写一篇研究报告或小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