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情分析的要点(2011-07-1220:06:22)转载▼一:除学习动机外,我认为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还有:家庭生活坏境和教育方式、学校的教育方式、学生自身的因素。自身因素有智力因素和学习方法等。二:学情分析的要点是:1学生的“已知”。这里的已知是指学生已经具备的与本节内容学习相关的知识经验和能力水平等,明确这点很重要,它决定着学习起点的定位。2学生的“未知”。“未知”是相对“已知”而言的,它包括学习应该达到的终极目标中所包含的未知知识,而且还包括实现终极目标之前,还要涉及学生所没有掌握的知识。3学生的“能知”。“能知”就是通过这节课教学,所任教班级的学生能达到怎么样的目标,它决定了学习终点(即学习目标)的定位。这是因材施教的基础。4学生的“想知”。所谓“想知”,是指除教学目标规定的要求外,学生还希望知道哪些目标以外的东西(注:学生学习中,往往会通过提出疑问来体现“想知”。当然,学生的“想知”可能会超出教学目标或者学生认知水平。如果真是如此,课堂教学可不与拓展,但建议给学生一个提示性的交待)。5学生的“怎么知”。“怎么知”反映学生是如何进行化学学习的,它体现学生的认知风格和学习方法、习惯等。三:备课前的学情分析很重要,是备课、上课成败的重要因素。我采用交谈法和问卷法了解学生的学情。有时两种方法结合使用,问卷法比较适合大面调查,设置问题应简洁明了,答案尽量可量化、紧好是选择或判断,以方便统计。四:认知过程是人们认识周围事物(包括自己)的过程,通过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心理活动来实现。科学知识可以帮助学生认识自然和社会,能够使他们更好地适应日常生活,理解周围世界;学习科学知识可以促进学生有条理地思考问题,有效地进行表达和交流,并能培养其良好的个性品质和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所以如何学好科学知识已成为大家共同关注的话题,学生自身的因素和教师的因素是影响科学知识学习的两个主要因素。学生要会学,要有好的学习方法,教师要会教,要有好的教学方法,两者结合起来,才能有效的提高学习效率,学好科学知识。除了这两个主要因素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因素:家庭因素,环境因素,这里就和大家浅谈一下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1.学生自身的因素1.1态度学生的学习态度既包含对学习的认识和目的,也包括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情感。学生的认识、情感和行为决定着学生学习的整体表现和学习效果。在这个意义上看,学习态度是影响学生学习的基本因素。学习态度端正的同学,不仅能够正确地对待学习中的困难和矛盾,而且进一步克服困难,以积极的行动搞好学习。相反地,学习态度不够积极的学生,常常绕开困难,以至学习效果越来越差。1.2意志学习活动是较为漫长的、渐进的、持续的过程。这个过程的实现必然要经历主观和客观的诸多困难,这个过程能否顺利实现,又必然取决于学生意志力的状况有些学生智力基础很好,也能产生一时的学习兴趣,但最终并没有取得预想的效果,原因是缺乏意志力。所谓“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没有长性,就是这种表现。缺乏意志力的表现是学生学习上经常出现的障碍,许多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往往是缺乏意志力造成的。而意志品质好的学生,为了实现自己预定的学习目的在困难面前,能有意识地积极地调节自己的行动,使自己的行动总不偏离学习目的。如自觉:就是学习不需要老师、家长的提醒和督促。对学习目的的意义认识得越深刻,学习的行动就越自觉,也不会因为遇到困难而轻易改变预定的学习目的顽强: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不退却,不低头,千方百计克服它;坚持:在目的没有到达之前,能坚持不懈地去努力,直到目的达到的那一天;自制:善于冷静地掌握和支配自己的行动,努力克服困难,能克制自己的情绪冲动,不允许困难和情绪干扰自己学习目的的实现。总结优秀生成功的原因,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意志品质好。要想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一方面要不断地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动机;另一方面要有意识地在学习的实践中,在体育锻炼中,在生活中磨练自己的意志,逐步形成自觉、顽强、坚持、自制的优良意志品质。1.3兴趣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