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人的花园》教后感《巨人的花园》是英国作家王尔德写的一篇童话故事,讲述的是一个巨人看到孩子们在自己的花园里玩耍,很生气,他在花园周围筑起了高高的围墙,将孩子们拒于墙外。从此,园里花不开,鸟不语,一片荒凉,春、夏、秋都不肯光临,只有冬天永远留在了这里。一天,孩子们从墙洞里钻了进来,春天也就跟着孩子们来了。园里立刻变得生机勃勃,可当巨人把孩子们再次赶出花园之后,花园又被冰雪覆盖了。后来,在小男孩的启发下,巨人醒悟了,立即拆除了围墙,花园成了孩子们的乐园,巨人生活在漂亮的花园和孩子们中间,感到无比的幸福。这篇童话故事中的花园其实就是巨人内心世界的写照,因为拒人于千里之外,因为有了好东西只想自己一人独自占有,而不愿意让别人和自己分享,所以,巨人的内心感到十分的孤独与寒冷,就像寒冬一样。本节课我要讲的是第二课时,本篇课文是童话故事,学习重点是让学生能读童话并想象画面,领悟冷酷和孤独带给别人和自身的伤害;难点是感受童话的语言特色。教学设计方面开始我是以回顾上节课的四季美景的两个自然段导入的,也起到了复习第一、二自然段的作用。接着我抓住“他想:’今年的春天为什么这么冷,这么荒凉呀……”一句,让学生找出相关句子理解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教学本重点部分时,我抓住“究竟是什么把花园的春天挡在了门外”,让学生明白是巨人的冷酷自私赶走了孩子才使花园发生了奇怪的变化。我紧紧抓住巨人叱责的三句话展开学习,并教给学生学会联系上下文,让学生想想巨人说这些话时心里是怎么样想的,巨人会怎么说,学生通过语言朗读把巨人这个童话人物的自私、霸道的形象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这样生动形象的表演,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童话的兴趣,又让学生理解了童话的内容。学生在角色转换朗读中,和童话人物零距离接触,更进一步体验了童话人物的内心世界。这对学生理解课文,把握人物,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都起到了促进作用。最后,我对巨人从小男孩的眼神里读懂此处中的眼神内容进行了交流,还对去掉“禁止入内”的告示牌的内容进行了想象说话。让学生明白了原来真正的快乐要和大家一起分享。本课,作者重点采用的是对比的写法。我在这次上课的时候没有让学生把巨人前后变化的态度点出写作手法,是我的失误之一。如果做到这点,学生在读巨人醒悟后的句子时会更入情。失误之二是在对比砌墙后和拆墙后花园变化时,竟然把砌墙一段遗漏没有交流,这样就能对童话的语言魅力体会非常的欠缺。《巨人的花园》我先后进行了两次试教,教案也进行了再三的修改,第一遍试教后很明显的感觉自己牵的太牢,没有以学生为中心,其中自己设计的小问题还是太多,自己对教案把握还是不很熟练,第二遍试教时,我有了很大的突破,我们教研组的老师给了我很大的帮助,然而自己第三遍自己正式上课的时候却没有发挥出自己应有的水平,其中有两个环节有明显的遗漏,体会砌墙一句和对比的写作手法遗漏,自己在上的过程中进行了改动,并没有像前两天试教一样把句子单独拿出来交流,如3到8自然段里有关巨人任性和冷酷的句子都放在了一起,没想到自己班的学生在体会第一句话时,他们联系上下文就能感觉到巨人的自私等,所以在体会的过程觉得学生缺乏层次感,所以整个课堂是很有欠缺的。通过这节公开课,使我更清楚的认识到自己课堂的不足和努力的方向,觉得自己一定要在平日的课堂中扎实的备好课,上好课,练好基本功,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