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课对学生社会情绪能力的培养杨元魁东南大学学习科学研究中心儿童发展与学习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协“做中学”科学教育改革实验项目教学中心江苏汉博教育培训中心2013.12.25主要内容•一、情绪的基本理论•二、与情绪有关的话题•三、社会和情绪学习•四、科学教育过程中儿童社会情绪能力的培养和评估—以同感为例一、情绪的基本理论情感推动注意,注意推动学习——RobertSylwester为什么能够成功,情商起决定性作用——王选Alllearninghasanemotionalbase——Plato情绪和情绪能力•情绪是个体心理体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功能主义学派认为情绪是个体与环境意义事件之间关系的心理现象,具有建立、维持和改变个体与外界关系的功能,因此情绪的这种功能被广泛地认为是一种能力,即情绪能力情绪的成分•生理激活:包括自主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的激活•外显表情:面部表情、语音、姿势•内在体验:即主观体验,每种具体情绪的主观体验都不一样基本情绪•基本情绪在不同的文化中差异很小,具有跨文化的普遍共性,有以下六种:–高兴(Happy)–愤怒(Anger)–悲伤(Sad)–惊讶(Surprise)–恐惧(Fear)–厌恶(Disgust)面部表情恐惧情绪社会情绪•社会情绪是指在社会性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情绪,需要较多社会经历的卷入,与文化密切相关。–自我意识情绪:对自己情绪的理解和表达,包括自豪、自信、害羞、羞耻、尴尬、愧疚、骄傲等等。–指向他人的情绪:他人情绪的理解和反应,包括同情、同感、羡慕、妒忌等等。社会情绪能力•社会情绪所产生的功能同样被认为是一种能力,称之为社会情绪能力,即指在社会情景中做出有效的和适当的行为的能力。•Phillip(2007)等根据研究需要,将社会情绪能力定义为和他人进行友好的互动(不羞涩也不退缩),表现出亲社会行为(与别人分享、友好地态度),很少表现出攻击性和破坏性行为。最重要的两种社会情绪能力•同感(empathy)–感同身受的能力•自尊(self-esteem)–通过胜任某件事情,建立起来的一种成就感和自信感同感(Empathy)的定义及特征•Singer(2006)认为同感是指对他人情绪和精神状态的理解及对其行为的推测。同时指出同感是指这样的能力:1)产生同感的人处于一种情绪状态下;2)这种情绪与另一个人的情绪是同形的;3)这种情绪是通过观察或者模仿另一个人的情绪而产生的;4)产生同感的人能意识到自己当前情绪产生的原因在于他人而非自身。相关研究结果•5-7岁的孩子中,看到自己母亲苦恼的表情却一点都不担心的孩子,长大以后极有可能具有“反社会”倾向。•研究者认为,“培养孩子对他人需要的注意和关怀”可能是预防他们日后品行不端的有效方法。•干预的方法:游戏、角色扮演、情绪识别和表达的训练。镜像神经元•镜像神经元(mirrorneurons)是脑内一组特定的神经元•最初在猴脑的前运动皮层腹侧的位置发现人脑中的镜像神经元系统•大量研究表明人脑中同样存在能够匹配观察到的行为和自己执行行为的镜像神经元系统•这些结果表明镜像神经系统可能是人类进行模仿学习的基础,进而也是人类心理理论的获得、同感能力、社会交往等的神经机制同感的神经基础—镜像神经元•Wisconsin大学RichardDavidson研究团队对脑电前额不对称性(FrontalEEGAsymmetry)的大量研究工作表明:情绪状态在脑中是侧化的:•消极情绪(如悲伤、厌恶和恐惧等)都集中在右半脑•积极情绪(如快乐与幸福感等)都集中在左半脑•因此可以通过脑电对儿童情绪状态进行筛查情绪控制的神经基础•由于前额皮层发育不完善,儿童的情绪调节能力较差,因此–不要当着别人的面批评学生,容易引发自卑或退缩–批评要就事论事,不要进行人身攻击–不要在同班树立学习榜样,这只会导致人际关系紧张研究表明:儿童时期具有的情绪能力,而不是他们的IQ,是他们以后生活中能否成功的最好预示;但是,目前正规的教育和大部分的家长们,强调的是认知能力,忽略了情绪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摘自OECD-CERI学习科学第一次会议纪要二、与情绪有关的话题压力与学习HPA轴: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短促而强烈的情绪刺激使我们自卫或形成强烈而持久的记忆适当的应激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