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语文备课教师五年级语文组执笔教师张金华授课班级五年四班授课教师第十一课《晏子使楚》教案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并且正确书写本课的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创造性地复述课文,表演课本剧;初步了解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认识简单的推理。过程与方法:了解故事内容,理解晏子反驳的话,体会他出使楚国时表现出的沉着睿智、机智灵活,以及维护齐国尊严的凛然气节。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为维护国家尊严而挺身而出,据理力争的爱国情感和懂得尊重他人的道理。教学重点:了解故事内容,理解晏子反驳的话,体会他的沉着睿智、机智灵活,以及维护齐国尊严的凛然气节。教学难点:初步了解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认识简单的推理。教学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一、简介背景,揭题。1、师:距今二千多年前,我国历史上曾出现过一个群雄纷争的春秋战国时代,其中齐国和楚国是大国,而齐国的强大离不开一个人,此人虽然身材矮小,但能言善辩,口才极好,被派到其它国家执行外交任务,帮助齐国解决了许多外交上的争端,他就是晏子。2、板书课题,学生自读课文《晏子使楚》。二、扫清生字。由生提问比较难写或要注意的生字。三、初读课文,理清脉络。1、师: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你觉得晏子是个怎样的人?2、生自读课文。3、指名回答。4、师:课文讲了几个小故事?(3个)请同学们选择其中一个故事来谈谈晏子到了楚国以后就受到了楚王怎样的侮辱?用复述的形式把它介绍给你的组员。5、四人小组交流。6、全班交流,指名回答。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师:同学们,昨天我们已初步学习了《晏子使楚》一文,知道了故事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齐国派大夫晏子出使楚国,那么楚国是如何接待晏子的?晏子是怎样完成自己的使命的?这些都是这节课我们所要关注的。下面请大家打开课本,把文章速读一遍,用“-----”划出晏子出使结果的那句话。在四人小组内交流。2、四人小组合作学习。3、全班交流,引导:(1)师:同学们真聪明,一下子就找到了,哪位同学大声读出来?(2)指名回答。(从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4、从这句话你明白了什么?二、抓中心句,理解脉络:1、师:同学们,一句话往往能告诉我们许多信息,你认为横线上可以写些什么?A、在这之前,楚王(不断地侮辱晏子)。B、后来晏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挫败楚王的三次侮辱)。C、从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2、指名回答。3、师:同学们非常认真,把长长的一篇课文就读短了。但要想真正理解课文,咱们还得好好研究。今天,咱们就抓住“侮辱”一词展开研究,去看看,在这之前,楚王是怎样侮辱晏子的。4、师:请同学们继续读课文,划出三次楚王侮辱晏子的句子,并讲讲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三、学生交流。1、楚王知道晏子身材矮小,就叫人在城门旁边开了个5尺来高的洞。晏子来到楚国。楚王就叫人把城门关了,让晏子从这个洞钻进去。(1)师:你能用自己的话讲得更简单一点吗?(2)指名回答。(楚王要晏子钻狗洞,想以此侮辱晏子达到侮辱齐国的目的。)2、楚王对他瞅了一眼,冷笑一声说:“难道齐国没人了吗?”(1)师:该怎样读这句话(瞅、冷笑)。(2)指名读,全班读。(3)师:这句话表达了楚王对待晏子是什么态度?(轻视晏子没才干,想以此侮辱齐国没人才的目的。)3、楚王笑嘻嘻地对晏子说:“齐国人怎么这样没出息,干这种事情?”(1)师:楚王说这句话是要侮辱齐国人什么?联系上下文解释。(2)指名回答。(楚王借此讥笑齐国人没出息,齐国社会风气不好。)过渡:楚王对晏子的侮辱真可谓是居心(叵测),处心(积虑),用心(不良),同学们积累的词汇还真多!面对楚王一次又一次的侮辱,晏子又是如何反击的呢?四、学习晏子反击。1、师:咱们先去看看,晏子第一次回击楚王的语句,是哪个句子?2、指名回答。3、师:晏子为什么这么回答?他这么说的结果如何呢?4、生:访问正常的国家开城门,访问狗国就钻狗洞,楚国让我钻狗洞,所以楚国是狗国。楚王只好吩咐打开城门,把晏子迎接进去。5、师:楚王这城门打得是无可奈何啊,要不然就承认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