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一、从“刀耕火种”到“以牛田”——耕作方式(技术)的进步汉代一牛挽犁汉代耦犁(二牛抬杠)汉代耦犁(二牛抬杠)唐代曲辕犁一、从“刀耕火种”到“以牛田”——耕作方式(技术)的进步铁制农具一、从“刀耕火种”到“以牛田”——耕作方式(技术)的进步春秋铁器战国铁农具汉代曲柄锄汉代播种工具耧车一、从“刀耕火种”到“以牛田”——耕作方式(技术)的进步二、大禹和他的继承人——水利工程和灌溉工具李冰父子战国秦国的都江堰,利在千秋“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幸福美满的男耕女织的生活(中国自然经济的缩影)自给自足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随手摘下花一朵,我与娘子戴发间。从今不再受那奴役苦,夫妻双双把家还;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你我好比鸳鸯鸟,比翼双飞在人间。歌词中哪一句最能体现自然经济的特点?五、沉重的赋税和力役(徭役)公共工程:水利、交通、国防、城市建设……奢侈工程:宫殿、陵墓……2.徭役:都江堰秦始皇陵兵马俑阿房宫耕作方式(技术)的进步水利工程、灌溉工具发展推动推动阻碍阻碍赋税、力役沉重土地兼并严重古代中国农业经济◆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特点1.时间:2.地位:3.耕作方式、技术:4.技术:5.生产经营模式、经济形态:6.土地制度:7.赋役:起源早,历史悠久最基本经济形式(部门)铁犁牛耕,精耕细作水利发达,农技成熟小农经济(自然经济)以地主土地私有制为主,自耕农土地私有制为辅;土地兼并严重沉重战国秦国的郑国渠遗址二、大禹和他的继承人——水利工程和灌溉工具二、大禹和他的继承人——水利工程和灌溉工具汉代的井渠(坎儿井)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中国古代手工业博物馆陶瓷厅纺织厅治金厅展厅一纺织厅骨机刀绞纱棒经轴骨提梭形器骨针新石器时代的简单纺织工具桑蚕丝商朝甲骨文文中的奥秘——中国是最早养蚕和织造丝绸的国家解说语:1972年在中国湖南省长沙马王堆汉墓一号墓出土,国家一级文物,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面料为素纱,缘为几何纹绒圈锦。素纱丝缕极细,共用料约2.6平方米,重仅49克,还不到一两。可谓“薄如蝉翼”、“轻若烟雾”,且色彩鲜艳,纹饰绚丽。它代表了西汉初养蚕、缫丝、织造工艺的最高水平。汉朝令世界惊叹素纱襌衣南宋棉毯棉毯出土于浙江兰溪县一座南宋墓葬里。它是现存最早最完整的棉毯,长2.51米,宽1.16米,经纬条线一致,两面拉毛均匀、细密。今棉之为用,可以御寒,可以生暖,盖老少贵贱无不赖之。其衣被天下后世,为功殆过于蚕桑也。——清·王应奎《柳南续笔》展厅二冶金厅青铜器展区冶铁技术展区四羊方尊商晚期的贮酒器。原器1938年出土于湖南宁乡,是我国现已发现的较大的方尊。此尊造形简洁优美,采用线雕、浮雕手法,把平面图像与立体浮雕,器物与动物形态有机的结合起来。整个器物用快方法浇铸,一气呵成,鬼斧神工,显示了高超的铸造水平。在商代的青铜器方尊中,此器形体端庄典雅,无与伦比。羊在古代寓意吉祥,四羊方尊以四羊、四龙相对的造型展示了酒礼器中的至尊气象.被誉为青铜器“十大国宝”之一司母戊大方鼎: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重832.84千克。春秋金镡金首铁春秋金镡金首铁剑剑春秋铜柄铁春秋铜柄铁剑剑战国铁双镰战国铁双镰范范展厅三陶瓷厅千年前的智慧新石器时代陶器gui古人温酒用的陶鬶(2004年出土于湖州千金塔地遗址)解说语:唐三彩是一种盛行于唐代的陶器,以黄、白、绿为基本釉色,后来人们习惯地把这类陶器称为“唐三彩”。她以造型生动逼真、色泽艳丽和富有生活气息而著称,同时还吸取了中国国画、雕塑等工艺美术的特点。唐三彩的生产在中国已1300多年的历史。色彩绚丽唐三彩白瓷碗青瓷莲花盏托原始青瓷唐代:南青北白两大系统汉朝唐代釉下彩绘瓷水盂夺得千峰翠色来君家白碗胜霜雪河南官窑浙江龙泉(哥)窑河南汝窑河北定窑河南钧窑宋朝五大官窑之精品清朝雍正粉彩蝠桃纹瓶介绍解说语:粉彩瓷又叫软彩瓷,是景德镇窑四大传统名瓷之一。出现于康熙晚期,至雍正王朝达到历史上最高水平。粉彩瓷艳丽清逸、色调柔和,所绘花鸟虫鱼形态逼真,其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