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二节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素材我国的青铜时代 青铜时代,是指人类社会已经发明和制作了青铜器,运用于生产和生活领域,使整个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的时代。我国商周时代是青铜文化的光辉时期。夏、商、周三代的青铜器物,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瑰宝。这些青铜器物制作精巧、造型优美,种类繁多,风格独特,是我国古代金属艺术的珍品,也是研究古代社会的珍贵文物。 我国古代青铜的冶炼铸造始于何时,目前很难作出判断,不过在古史传说故事中的皇帝和蚩尤作战时,蚩尤就是用铜作兵器,使皇帝在战争初期处于劣势。蚩尤使用铜作兵器,虽属传说,但它在一定意义上为研究青铜器的起源提供了重要文字资料。在考古发掘的实物资料方面,时代最早的青铜器,是 1957 年甘肃马家窑和马厂文化遗址出土的铜刀。它的发现说明了在公元前 3000 年至公元前 2300 年,我国就有了青铜制品。 商代是高度发达的青铜时代。考古工作者曾先后在河南安阳殷墟遗址、郑州商城遗址、湖北盘龙城遗址,发现了这时期的铸铜作坊,说明商代青铜制造业已具有相当规模。这时期青铜器的实用范围也很广,无论是生产工具,还是武器、生活用具都已应有尽有。此时,青铜器种类增多,制作精巧,造型准确,器身上还出现了粗疏的动物纹或几何纹。商代后期,青铜器制作水平达到了高峰,表现为器类繁多,造型庄重,花纹繁缛细密。 西周时期是我国奴隶制的鼎盛时期,西周的青铜铸造技术又有新的发展。这时期青铜器的突出特点是,器物上的铭文长,有的多达三、四百字。铭文字体优美奔放,铭文内容丰富,既有祭祀祖先,又有征伐、纪功、册命和赏赐等记载。它生动具体地补充了西周文献记载之不足,为研究西周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原始资料。 丝绸大国 中国丝绸,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我国曾被外国学者誉为“丝绸之源”。丝的发明和丝绸的制作,是中华文明的见证。而西方,却是到很晚时候才学会养蚕缫丝的。有一个为人们所常说的笑话:大约到公元 3 世纪时,古罗马一位叫保萨尼亚斯的学者说:丝是一种好像金龟子一样但比之大两倍的小动物体中取出的。赛里斯人(即中国人)把它们养四年,喂它们吃小米,然后从它们的残骸中获取丝。这当然是很可笑的,说明西方一直到公元 3 世纪时(我国已在魏晋时代),还不了解丝是怎样提取的。到学会种桑、养蚕、缫丝,就更需要一段时间。我国先民从距今约五、六千年前,就熟练地掌握了养蚕缫丝的技术。古希腊人把中国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