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区十总小学“预学·互动·共升”导学案教学内容19.我和祖父的园子共几课时2课型新授第几课时2学习目标1.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2.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寻找美,寻找亲情,从而提高审美观。在作者质朴、欢愉、反复的语言特色中细细咀嚼,体验作者童年生活的快乐和自由,感悟祖父给作者那深深的爱和温暖。重点难点重点:学习朗读,感悟作者想象的奇妙,鲜活的写法。难点:通过学习课文,每一个学生都能有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预习导学】一、自主预习1.回忆童年趣事,能用流畅的语言介绍。2.了解作者萧红。二、遇到的困惑:学的过程导的过程调整【课堂互动】互动一了解作者生世,以及这篇文章的背景。(共同交流)互动二1.说说这个园子给你留下了哪些印象?(色彩斑斓、美丽、充满生机、鸟栖虫居、童话般的……)2.我跟着祖父都做了些什么呢?(栽花、拔草、种菜、铲地、嬉戏、浇菜……互动三学习单1:按要求自读。思考: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园子里“生机勃勃”写出来的?(4分钟)1.自主完成学习单2.交流汇报*预设小节3:【板块一】介绍作者,导入课文。萧红是一个寂寞的人;一个天涯流落之人。他的父亲冷酷、贪婪,甚至因为萧红是个女孩而歧视她。她的童年是在可怜的阴影中长大的,在侮辱与损害的恶境中孤零零地挣扎过来。只有从她的祖父那里,可以得到温暖和爱,祖父和他的后园是她童年时代的一束阳光,因而她对于和祖父一起时的那段童年时光有着强烈的眷恋之情。现在,我们就来看看她和祖父的园子。【板块二】复习旧知,整体感知。1.生齐读课题。上节课,我们初步阅读了第一段,能说说这个园子给你留下了哪些印象?2.那在这样一个童话般的园子里,我跟着祖父都做了些什么呢?3.是呀,作者写了这么多的事情,有趣吗?作者是怎样写的呢?1.抓住“东一脚西一脚”、“踢”等动词体会并读出我的淘气和快乐。*预设小节4:学生边读边想象读完交流想象到的乐趣。乐趣一:拿着祖父给我的锄头;二:动作;三:我铲过的地的样子。*预设小节12:1.边读边去体验作者心情。2.读出我的快乐,尤其是我的动作和“喊”的语句。*预设小节11:1.边读边联想。2.汇报自己读时联想到的。有想到《小猫钓鱼》这个故事的,有想到……是呀,小猫钓鱼的故事告诉我们做事不能三心二意,但这里谁又会去在意一个四五岁孩子的三心二意呢,唯一让你们感受到的是什么?3.抓住四个“又”读出“自由”。*预设小节14:1.交流:是呀,都玩得累了,都玩得睡着了,瞧,我玩得多尽兴呀!2.齐读。*预设小节13:1.感知反复写法的作用。【板块三】品味“有趣”,导学方法。1.任务驱动。2.汇报交流,导学读书方法。*预设小节3:1.导学:抓住体现动作的词如:“东一脚西一脚”、“踢”体会并读出我的淘气和快乐。(板书:快乐)2.小结:是呀,踢出的是泥土和种子,可飞出的却是快乐!*预设小节4:1.导学:用边读边想象的方法读书。乐趣一:拿着祖父给我的锄头;二:动作;三:我铲过的地的样子。*预设小节121.导学:采用边读边去体验作者心情的读书方法。指导学生读出我的快乐,尤其是我的动作和“喊”的语句。小结:是呀,我扬起的不仅是水滴,更是我的无忧无虑*预设小节11:1.导学:边读边联想的方法读书。2.学生再读,汇报自己读时联想到的。是呀,小猫钓鱼的故事告诉我们做事不能三心二意,但这里谁又会去在意一个四五岁孩子的三心二意呢,唯一让你们感受到的是什*课文中还有一个自然段在表达上跟其他小节相比真的是与众不同、非常独特的?看看这三句话写的什么?萧红是怎么写的?反复地读、品、比较*说出有趣在哪里?把物当作人来写的方法把植物和小昆虫们写活了!反复大声品读,跟刚才大家找的那些句子比较一下,这段话还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再读,从这样的句式中体会出什么?2.在13小节中找还有像这样的句式,找到读读,体会到的什么,写批注。3.再从全文中找找看(三处分别是2、3、11小节),(像这样相同的句式作者会让它们连续出现,有时会让他们分散在课文中)读“祖父栽花,我就栽花”,从而一幅幅有趣的画面接二连三的浮现在作者的眼前,品味作者写作时享受的快乐和自由。【互动四】根据学习单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