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课题等差数列课型新授课授课班级高二(6)班课时第一课时授课时间2013-04-24教材分析数列是高中数学重要内容之一,它不仅有着广泛的实际应用,而且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数列作为一种特殊的函数与函数思想密不可分。而等差数列是在学生学习了数列的有关概念和给出数列的两种方法——通项公式和递推公式的基础上,对数列的知识进一步深入和拓广。等差数列作为数列部分的主要内容,是学生探究特殊数列的开始,对后续内容的学习,无论在知识上,还是在方法上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学情分析由于学习对象是我校文科点班的学生,虽然他们在此之前学习了数列的相关概念及数列的两种方法——通项公式和递推公式,具有一定的推理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但是他们的基础不是很扎实。从特殊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到一般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推导还是有难度的。所以我确立本节课的难点是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推导。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掌握等差数列的概念及其通项公式的推导过程和运用;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猜想归纳、应用公式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讨论式、启发式的方法使学生深刻的理解不完全归纳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等差数列的研究,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勇于发现的求知精神;养成细心观察、认真分析、善于总结的良好思维习惯。教学重点学生理解并掌握等差数列的概念及其通项公式的推导过程教学难点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推导过程教学模式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方法指导自主学习方法教学手段投影仪,幻灯片教学构想考虑到本班的实际情况,这节课我是分2课时完成。第一课时主要解决等差数列的概念及其通项公式的推导过程和通项公式的简单运用;第二课时解决等差数列已知两项求通项公式及等差数列与一次函数的联系。教学流程阶段复习旧知创设情境,课题导入教师活动提出问题1、数列的定义2、数列的递推公式、通项公式的定义3、数列的分类幻灯片展示两个数列1、1682,1758,1834,1910,1986,()2、28,21.5,15,8.5,2,…,-24学生活动3名学生口答其余学生补充学生积极思考,观察,找出规律教学素材教材第二章第一节达成目标1、巩固旧知2、为新知做好铺垫通过实例,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概括能力教学流程学习目标的展示自学指导定义辨析探究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例题公式的应用检测练习小结当堂训练教师引领教师提问板书定义判断各组数列中哪些是等差数列,哪些不是?如果是,写出首项和公差,如果不是,说明理由。巡视指导教师巡视指导教师及时点拨,矫正教师巡视指导补充齐读学习目标阅读教材完成导学案1-3学生口答学生抢答观察公差并总结完成导学案自学指导中的第4部分小组讨论学生代表板前讲解小组讨论,兵教兵5名学生板演学生评判对错3名学生板演学生点评学生归纳小结学生独立解题导学案教材导学案教材38页教材38页例题1导学案导学案检测部分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使学生知道本节课的教学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2、检查自学概念的效果使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总结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小组合作意识兵教兵加深对通项公式的理解增强对通项公式的运用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熟悉通项公式,对学生进行基本技能训练巩固本节课所学习的解题方法使学生达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3637PP作业布置必做题选做题必做题面向全体,注重知识反馈,选作题更注重知识的延伸性和连贯性,让更有能力的同学去探求板书设计等差数列(第一课时)1.等差数列的概念:2.等差中项:3.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推导练习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