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课外阅读教学反思与经验总结VIP免费

课外阅读教学反思与经验总结_第1页
1/2
课外阅读教学反思与经验总结_第2页
2/2
课外阅读教学反思与经验总结张梅玲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原国家教委主任柳斌说过:“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学生,是一个没有发展的学生;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家庭,是一个平庸的家庭;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学校,是一个乏味应试的学校;一个不重视阅读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体的书。”并且在“总目标”中对课外阅读的总量作出了具体的量化规定。由此可见,阅读对于人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现如今00后的学生阅读的兴趣在哪里?阅读的量如何?阅读的氛围有没有?大中小学生阅读的现状如何,值得作为教育者的我们深思。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对于传统阅读带来了强烈的冲击。还记得作为80后的我们逛书店、买书、摘录,是我们一代人的鲜明记忆,现在回想还带有愉悦的心绪。然而当下的成人手持手机,手指翻动间,数以百计的信息汹涌而入,未入大脑就已烟消云散。大学生手持平板与手机,各色小说成了他们的主要阅读内容。中小学生为应付考试手捧作文书于其中寻求快速提分的捷径。网络写手的大量涌现使得许多快餐式的书籍越来越多,为迎合孩子们猎奇的心理寻求经济效益,无多少益处的书籍越来越多的涌入学生群体之中。印象深刻的是《查理九世》成为小学生们的必读之作,课间传读,课上必读。作为刚刚接手一年级新生的一位语文老师,我常想如何改变课外阅读的一些不良现状,如何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如何引导孩子恰当选择读物,这是我的当务之急。人生来就有好奇心,少年儿童时期,正是一个求知欲汹涌勃发的年龄,一本稍微有趣的读物,就能点燃对书籍的强烈好奇。何炳章老先生也指出:培养阅读习惯的最佳期是7至9岁。面对着一年级的学生,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成为我在指导阅读的重点,让他们做到“我读书,我快乐,我成长”。低年级孩子阅读兴趣的培养是我阅读教学的第一步,他们喜爱童故事话和通俗的寓言读物,喜欢看直观感性材料,如声像材料。学生有了阅读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所以一年级上学期一开学就跟家长沟通,明确提出了我的家校共建阅读氛围的设想,要求家长每天能给孩子读一个故事。因为孩子识字量不多,所以这时候的孩子们的阅读以听为主。同时给家长们推荐了一些有趣的绘本读物如《猜猜我有多爱你》、《爷爷一定有办法》等,与家长协商家庭阅读计划,开展亲子共读活动。低年级孩子的阅读不但要“引”,而且要激发他们内心的感受,让他们尝到阅读的快乐。在课间或课堂内,我会时常穿插一些和课文内容有联系的小故事如《汤圆圆学拼音》,声情并茂地讲述,学生看到老师讲得有趣,也会无形中受到感染。一开始我读童话、讲故事给孩子听,慢慢地有的孩子愿意在班级内讲故事了。利用下午上课前15分钟,我在班级内开展了“我来说故事”的活动,一学期下来,学生的知识面宽了,词汇量多了。有的家长们说孩子愿意读书了孩子们有了浓厚的阅读兴趣,这只是开始,要想养成习惯,必须做到坚持。课外阅读是让经典书籍先入为主的阅读。一年级上学期中期,我班学生就人手准备了一册拼音版的《三字经》,刚开始时,学生借助图画,自主阅读,我利用课间时间讲述其中一些小故事。同时我要求学生开始在早读课前借助拼音诵读《三字经》,几周以后,这些小家伙们早上一来就能读了。在诵读活动中,这些孩子和着音乐,或唱或读,获得了一致好评。《三字经》是我们的必读篇目。利用家长会或周会时间,我们还向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推荐,如《小王子》、《小猪唏哩呼噜》、《一年级的小豆豆》、《一年级的小包子》等。刚开始让他们每天阅读二十分钟,可以和家长一起读;可以和小伙伴比一比,看谁读得多,记得多;可以在班级内展示读。良好的阅读环境也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我在班级建立了读书角,配备相应的图书。这样教室既有优美的环境,又充满浓厚的文化气氛,从而学生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课外阅读教学反思与经验总结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