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杨叔子院士年轻时曾在咸宁“劳动锻炼”,有一天师傅要他去打猪菜,可他又不认识猪菜,但最后他却出色、超额地完成了任务。他是怎样做到的?如果你去完成这个任务,又会怎么做?实例13、从书本中认识猪菜。1、直接赶猪去吃猪菜通过现场观察。2、从别人的口中得知。4、上网查有关猪菜的图片。问题:如果猪圈离猪菜地太远,你会怎么调整?如果没有网络,你会怎么调整?①有效获取信息可以解决实际问题;②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不断地获取信息.这则小故事说明了什么?实例2星期六上午,刘蕾正计划着第二天与好友到效外踏青,所以她想了解一下周日的天气情况。因为住在学校,看电视不方便,学校附近也没网吧,在报纸上又没找到第二天的天气预报,所以她决定拨打天气预报信息台的电话咨询。根据语音提示选择查询周日天气预报,确定第二天的天气状况良好,所以刘蕾决定明天去郊游。刘蕾获取天气信息的流程图请大家从以上事例概括出信息获取需要经过的一般过程?刘蕾获取天气信息的流程图评价信息确定信息获取的方法、获取信息(确定方法)选择信息来源(分析途径)定位信息需求(明确目的)报纸网络获取信息的一般过程:定位需求信息选择信息来源确定获取信息的方法评价信息背景:据报载,20世纪60年代,中国大庆油田还处于保密时期。日本人认为了解大庆的情况十分重要。因为中国到底有没有油田?在哪里?有多大规模?这一切关系到日本的出口贸易。于是他们确定了目标信息,大庆油田及其产油量和规模。日本人当年最先判断出大庆油田的情况,以至于在后来与中国谈判购买设备时占了先机。练习:从商业间谍中学习信息的获取练习:从商业间谍中学习信息的获取实例:日本人最先判断出了大庆油田当时有关当时有关2020世纪世纪6060年代大庆油田的报道、图片年代大庆油田的报道、图片●1964年4月20日,《人民日报》发表了社论《大庆油田大庆人》。●《人民日报》一则新闻报道:“王进喜到马家窑,说了一声‘好大的油田呀!我们要把中国石油落后的帽子甩到太平洋去!'”●1966年7月的《中国画报》刊登的表彰大庆油田炼油厂的照片。●《人民日报》上一幅有钻台手柄的照片。●周总理接见王进喜时,王进喜身穿大皮袄的画报。王进喜制服井喷,用身体搅拌水泥的图片。王进喜手拿钻台手柄的照片。王进喜头戴大皮帽,身穿大皮袄的图片。(1)通过画报封面铁人王进喜身穿的大皮袄样式,以及下着鹅毛大雪的照片,推断出大庆可能位于东三省的结论;(2)通过《人民日报》一条新闻报道中“王进喜到马家窑,说了一声‘好大的油田呀!我们要把中国石油落后的帽子甩到太平洋去!'”推断出马家窑就是大庆的中心;(3)从报刊报道的大庆的设备全是肩扛人抬,又得到一个推断:马家窑离火车站不远,远了就抬不动了;(4)通过王进喜参加中央委员会的报道,推论大庆已经大量出油;(5)根据《人民日报》一幅照片上钻台手柄的架势,计算出了油井的直径;(6)根据中国国务院的工作报告推算,把全国石油产量减去原来的石油产量,剩下的就是大庆的产量。日本人从这些文字及图片中得出的信息日本人从这些文字及图片中得出的信息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大庆油田及其产油量和规模;报纸、期刊——纸质媒介;观察法;信息很准确(1)定位信息需求(2)选择信息来源(3)确定信息获取方法、获取信息(4)评价信息(以”日本人最先判断出了大庆油田”为例)剖析信息获取的环节一——确定信息需求2、确定信息的类型1、确定信息的内容定位信息需求:类型例子优点不足纸质媒介报纸、期刊、公文、报表、图书、辞典全面、系统、可靠、清晰、明确编辑、印刷、发行等需要较多时间,信息比较滞后人同学、朋友、亲戚、父母、老师灵活、方便信息带有主观成分电子媒介广播、电视、电话、因特网更新快、范围广、易复制、生动、直观需要一定的设备事物运动会、动物园、销售市场、各类公共场所及事件发生现场直观、真切信息零星、表面、往往稍纵即逝①问别人②猪吃啥打啥③查书④上网查资料⑤看电视⑥打电话问专家剖析信息获取的环节二——选择信息来源剖析信息获取的环节二——选择信息来源1、可用的信息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