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血液循环系统一、血液循环系统的构成血液循环系统也叫心血管系统,是由血液、心脏和血管组成。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血管是运送血液的管道。1.血液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输送氧气和二氧化碳,这种功能是通过血红蛋白来完成的。白细胞能吞噬病菌,当白细胞数量少于正常值时,机体抵抗力下降,容易感染。白细胞数量明显增加时,说明机体已有病菌感染。血小板的主要功能是促进止血和加速血液凝固。2.心脏为什么奔跑时心脏会剧烈跳动?当做跑步、登山等剧烈运动时,身体肌肉需要的养料和氧气比平时增多,因此心脏输出的血量也必须相应增加。这时由于交感神经兴奋,心率加快,收缩力量增强,所以会感到心跳得又快、又重,十分剧烈。3.血管二、学前儿童造血功能和心血管系统的发育特点(一)学前儿童造血及血液特点1.造血特点年龄越小,心率越快幼儿的心肌薄弱,心脏容量小,为满足新陈代谢的需要,心率较成人快。新生儿可达140次/分钟;1-12个月120次/分;1-2岁110次/分;3-4岁105次/分;5-6岁95次/分;7-8岁85次/分;成人则一般为60-75次/分。心脏在胚胎初期就成型了,因此要特别注意孕早期对心脏的保护。2.血液特点年龄越小,血液量相对越多,但血液中水分也多。幼儿血液中血浆含水分较多,含凝血物质较少,因而流血时血液凝固得慢。幼儿血液中红细胞核血红蛋白数量不稳定。幼儿血液中红细胞含血红蛋白的数量较多,并具有强烈的吸氧性,这有利于幼儿的新陈代谢。5-6岁幼儿血液中的白细胞数量和成人接近,但中性粒细胞(对机体防御和保护功能较强)较少,而防御功能较差的淋巴细胞较多,因此,这儿时期的幼儿抵抗疾病的能力较差,容易感染生病(二)学前儿童心血管系统发育特点1.心脏发育特点心室壁薄,心脏收缩能力差,每搏输出量少,不适宜做时间较长或剧烈的活动。2.血管发育特点血管内径相对较粗,毛细血管丰富,机体各组织、器官供血充足。三、学前儿童循环系统的保育要点1.科学组织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增强心血管功能(1)根据儿童年龄、体质状况合理安排活动时间和活动强度,不宜做长时间或剧烈运动,也应避免需要憋气的活动。(2)运动前做好准备活动,运动后做好整理活动吧,尤其是比较剧烈的活动不宜突然停止,以免影响肌肉中的血液回流至心脏,而使心输出量减少、血压下降,引起暂时性脑缺血。1.科学组织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增强心血管功能(3)剧烈运动后不宜马上大量喝水,以免加重心脏负荷;如果运动中大量出汗,可以喝少量淡盐水,以补充流失的水和无机盐。(4)多在阳光下活动。2.合理营养,防治贫血练一练1.血液的组成是(D)A.血浆和红细胞B.血清和血细胞C.血清和血浆C.血浆和血细胞2.血浆的主要功能是(D)A.运输氧和二氧化碳B.运输废物C.运载血细胞D.运载血细胞与运输养料和废物练一练3.红细胞的功能是(C)A.只运输氧B.只运输二氧化碳C.运输氧和部分二氧化碳D.运输氧和全部二氧化碳4.血小板的功能是(A)A.促进止血和加速凝血B.运输氧C.保卫作用D.运输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