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形式方法——谈低年级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根据现代社会口语交际实际的需要,明确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并把“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作为语文课程总目标之一。这些具体的教学目标,为低年级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指明了方向。心理学研究表明由于儿童的心理发展具有高度的可塑性,低年级是儿童学习口语表达的最佳期,因此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应从低年级开始。一、创设多种交际情境,激发学生参与口语交际的兴趣。《语文课程标准》也要求“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因此,为调动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教师要巧妙地营造口语交际的氛围,设计学生喜闻乐见的交际情景,以激起学生参与口语交际的兴趣,并借助兴趣的动力,促使学生主动参与、乐于参与口语交际实践活动。(一)利用实物创设情境教师对刚入学的一年级新生进行口语交际的教学时,要求不要太高,重在激发说的兴趣,学生只要能说一两句意思完整的话就足够了。因此,口语交际的内容要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且是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要让他们在口语交际中感受到有话可说,自己能说,可以说得好。如:一年级《我的家》一课,属介绍类口语交际活动,课前应先让学生回家了解家里有几个人,分别在什么地方工作等有关内容,并尝试根据自己的想法画一幅画。上课时,让学生自我介绍“我的家”,学生就有“我想说”的兴趣,而且说的内容就会丰富多彩,说的积极性很高。学生的说法不一,详略不同,但他们由于初次表达就能在同学们面前大胆说,得到老师和同学的鼓励,便很容易树立“我会说”的自信心。这时,教师的指导侧重在从完整表达每一句话,逐步过渡到说连贯的几句话或一小段话,使学生能饶有兴趣地说,且言之有物、言之有序,感受到表达成功的愉快,那么,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会得到进一步激发。(二)利用表演创设情境良好的教育环境是促进儿童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从语言学观点看,语言的发展也是在与环境互动的实践中习得的。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同样也只能在良好的口语交际环境中提高。当学生处于一种宽松的环境中时,就会乐于思维、敢于表达,从而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而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营造一个宽松和谐愉快的学习氛围特别重要。如:开学第一节课,教师就热情洋溢地把自己介绍给学生,告诉学生能和同学们一起很高兴,很想和他们交个朋友,并请他们介绍自己。简单的几句话,学生与老师的心一下就贴近了,交个“大朋友”的欲望为“说”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在口语交际中,教师应始终以宽容、慈爱的心态爱护学生,保护学生口语交际的点滴热情;要认真倾听学生的每一句话,以饱满的热情、微笑的态度,和蔼的提示、亲切的鼓励,去消除低年级学生“怕”说的心理,让他们在大胆的品尝成功中,产生说的自信和兴趣。(三)联系社会生活实际,提供学生说的内容。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的天性,好说好动是他们的年龄特点,而只有他们熟悉的生活内容,才能引发他们说的欲望。《语文课程标准》也强调要“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所以,把丰富多彩的课外生活引进课堂,通过多媒体课件、教师的描述和实物展示等手段,为学生创设联系生活实际的口语交际的情境,才能让学生产生口语交际的浓厚兴趣,有话想说。如:设计“一位农村的阿姨到城市里向路人问路”的生活情境,让学生模拟“阿姨”和“路人”进行“问路与指路”的对话。又如创设借粉笔情境,让学生学习“借物”的对话。教师可在课堂上说“哟,咱们班的粉笔用完了,谁能替老师到隔壁班借几支粉笔吗?”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借”的活动。当学生借成功后,再让他向大家介绍是怎样借的。然后,让学生分小组表演相互间“借铅笔”“借笔擦”等对话活动,并组织同学之间相互评议,各组再选出最优秀的在班上表演。学生在再现生活交际的情境中,不但想说,而且敢说,还说得津津津有味,进一步巩固了口语交际的兴趣。二、发挥教材优势,提高口语表达的能力语文课堂教学本身就是师生交往学习语文的双向互动的交际过程,每一堂课都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