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寄山人徐灵晖VIP免费

寄山人徐灵晖_第1页
1/4
寄山人徐灵晖_第2页
2/4
寄山人徐灵晖_第3页
3/4
寄山人徐灵晖翁卷只隔烟霞数里间,本期还往共幽闲。宁知逸羽飞相背,我入山来君出山。赏析:此诗为赠友人之作,述说了诗人有一山中挚友,心怀期待欲入山相见,奈何正值友人外出,只好遗憾错过。诗歌描述的不过是生活中的小事,无非串门作客偏逢主人不在,但遣词造句颇为巧妙,对生活的观察视角独到,将普普通通的事情描绘得情真意切,遗憾之感呼之欲出。全诗情景并茂,既能读出山中脱俗闲适的景致,又能感受到作者见挚友不得的惋惜之情。首句可见作者与友人相隔不甚远,“数里间”表示了二人并非天南海北,而无论友人是隐匿深深丛林还是闲居山头岸边,无论距离究竟是遥远还是咫尺,至少在诗人心里,这都不是问题,一个“只隔”就表明了态度。此句中,窃以为最有味的莫过于“烟霞”一词。乍看时眼前浮现烟波浩渺,又有晚霞流光,两人隔着薄如蝉翼的云雾,可隐隐瞥见对方居所的轮廓;再细细思量,忽而想起“烟霞”亦有“山水胜景”之意,画面一下子由近到远,从烟雾缭绕的山中上升到高空俯瞰,仿佛看到苍翠的山川和惊起的飞鸟,层峦叠翠,仙风道骨,住在这般世外桃源的,想必是文人雅士风流人物,无怪乎诗人愿与之“共幽闲”了。说及“共幽闲”,曾玩味着将“幽闲”换成“悠闲”,谁知这一换才知道,作者当真是风雅。同是“闲”,悠闲就平淡些许,俗人可悠闲,雅士亦可称悠闲,人人可用,不论周围热闹还是安静,不论底蕴深厚抑或浅薄。且说这“幽闲”二字,“幽”自有幽静、清幽之意,这“幽”的意境就并非人人都能欣赏了,唯有积累一定阅历、积淀足够内涵的人,才能解“幽”的风情。人们往往爱红尘喧嚣,鲜有人爱山中幽静清寡,此处足见诗人的措辞功力和人生境界。能够与山中隐士为友者,未必是大雅,但一定不俗,同时,诗人来去自由、怡然自得的风格贯穿诗句,所谓“闲云野鹤”,大概也就是这样了罢。最后两句,可谓让人叫绝:这样的措辞,竟从何处想来?若论常人,登门拜访发现屋中无人,悻悻而归作罢。诗人却从飞鸟入题,将背道而驰的群鸟和错过的两人相较,表达惋惜遗憾之余凸显作者的独具匠心。可以想象,诗人满怀期待走到友人家门前,忽然一阵啼鸣声,诗人抬头望去,苍穹上掠过白鹤一排,朝他来时的路飞去,一瞬就不见了踪影。当叩响大门,却不见友人应答,方知人已外出,不禁感叹:飞鸟与我背道而飞,你也同它们一起,与我正好擦肩而过,可惜可惜!诗人对周围环境的捕捉和观察,使得万物与我皆有联系,情感表达更为生动形象。平铺直叙内心感受难以动人,诗人巧妙借飞鸟相背而飞,比对友人与自己相反而行,仿佛天地间的生灵都在映衬这次错过,遗憾之情自然流露。纵观全诗,“烟霞”、“幽闲”、“逸羽”的使用,呈现出一派清逸脱俗的气象,似中国水墨画,没有具体形象的勾勒刻画,只有墨色渲染的意境和留白,但精髓已深入人心;飞鸟与友人的比对,使情感真实可感,情真意切。“寄山人徐灵晖”导学案例备课(初等教育学院11陶研班巫晨雨)年级:四年级课题:寄山人徐灵晖课时:1个课时教材:语文教学目标:1.认识“晖、霞、幽、逸”4个生字。理解“烟霞、幽闲、宁知、逸羽”等词语;2.通过朗读,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受诗人用词的巧妙,感知诗歌大意并正确说出诗句的意思;3.体会作者见友人不得的遗憾之情。教学重点:通过朗读、默读,感知诗歌大意,感受诗人用词的巧妙。教学难点:体会作者见友人不得的遗憾之情。教学内容提要教学流程所需资源评价学生学习事项教师教导、调控方式环节一:初感“友人不在”,激趣导入(4分钟)1.观看情景表演,边看边思考:遇到这种情况,你的心里会有怎样的感受2.个别学生(2-3人)交流感受;3.回顾刚才同学的发言,思考:和同学们的语言相比,诗人是如何表达遗憾之情的1.让学生代表上台表演诗歌的内容:诗人满怀期待拜访友人,却偏逢友人外出;2.请个别学生(2-3人)交流感受,点出“遗憾”一词;3.总结刚才学生的发言,引导学生关注:与现代人的表达方式相比,诗人是如何表达“见友人不得”的遗憾之情的。学生提前排演情景小品环节二:初读诗歌,自主识字(4分钟)1.自由朗读诗歌,把古诗读通读顺,自学生字词;2.全班朗读词语;3....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寄山人徐灵晖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