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画里阴晴》导学案VIP免费

《画里阴晴》导学案_第1页
1/4
《画里阴晴》导学案_第2页
2/4
《画里阴晴》导学案_第3页
3/4
吉县职业中学教学案课题《画里阴晴》课型新授课时1课时主备人刘慧珍审核人授课时间预习案教师备课/学生笔记栏【学习目标及学法指导】1、把握文章论述的中心,理解作者是如何在画作中体现它的创新思想的。2、学习本文起、承、转、合的独特的行文结构。3、学习文中的修辞手法。【学习重难点】体会并理解作者的艺术观点,学习文中的修辞手法。【教材助读】阅读课文、导读和练习册的内容。【预习自测】一、知识链接作者简介:吴冠中(1919-),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出生于江苏宜兴农村。1942年毕业于国立艺术专科学校,后公费留学法国。1950年返国后曾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北京艺术学院及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终生探索油画民族化及中国画现代化,画之余偶写文稿。国内外已出版画集四五十种,文集近十种。曾在多国国家博物馆举办画展,获法国文化部文艺最高勋位及巴黎市金勋章。二、自主学习:1.字词学习:嫩(nèn)绿渗(shèn)进朦(méng)胧妖(yāo)柔意境派生鱼和熊掌2.整体感知:第1自然段由起笔。先叙述路过故乡的感受。第2自然段承上赞美。第3自然段转而说明的因由。第4自然段综上所述,借用作比喻,说明。探究案A、在对雨意的独特感悟上作者并不缺少知音。B、雨湿的山水草木有着别样的韵味、情调,表达着不同的意境。所以被内心有着深深的传统文化情结的作者所赞赏,并融入他的绘画中。C、作者到底是如何处理传统和西洋的关系?作者学的是西画,追求的却是中国画的高远趣味,作者把两者统一于他的创作中了。画家终身探索的,正是油画的民族话和中国画的现代化,是兼取二者之长而创造出新的技法,新的风格,因为艺术贵在创新。【质疑探究一】细读第一段:(1)第一段写了什么?(2)窗外是怎么样的景色?作者为什么要引用这句题画诗呢?(3)这句诗中最富韵味的是那一个词?【质疑探究二】朗读课文第二段:(1)“衣服湿了,颜色变深,湿衣服穿在身上不舒服,但湿了的大自然景色却格外地有韵味。”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2)为什么湿了的大自然景色格外有韵味?【质疑探究三】阅读第三段:作者说,“他特别喜欢画阴天和微雨天的景色”,即使是吸引的水彩画,“从意境和情趣方面看,模仿西洋的手法少,受益于中国画的成分多。”为什么?【质疑探究四】读最后一段:(1)为什么有人会认为“江南不宜画油画”(2)这句话是什么意思?(3)第三句话是什么意思?(4)“浓而滞的油画里有时要吸收水分,娇艳的……则鱼和熊掌是可以兼得的。”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5)下一句话是什么意思?是不是表示作者对自己立场的动摇?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他的艺术观点:既继承我国传统绘画的技巧,又借鉴现代西方绘画技法,在他的画作中同时体现了阴、晴两种审美趣味。作者在层层铺垫的基础上水到渠成地得出了结论:要中西兼用、阴晴兼画,创造一种独特的绘画风格。【课堂小结】1、本文文字简短,作者采用起、承、转、合的传统方法来安排文章,层层铺垫,娓娓道来,篇末明志。2、本文论述的是艺术创作的重大原则问题,却选择了一个很小的切入点,进从中外画家对阴晴的不同感受、不同主张、不同表现着笔,可谓“小中见大“。3、语言鲜明生动,多用修辞,幽默诙谐,充满智慧。【错题集】教师反思/学生收获栏学生姓名:完成情况:ABCD授课教师:参考答案:自主学习板块明确:“默看细雨湿桃花”湿的景色“格外有韵味”“喜欢画阴天和微雨天的景色”“鱼和熊掌可以兼得”阴和晴两种审美趣味可以并行不悖【质疑探究一】(1)由窗外雨景引出了潘天寿先生的题画诗“默看细雨湿桃花”。(2)桃红柳绿,春雨霏霏。作者把这幅美景比作“浓酣的水彩画”,水彩画给我们透明、湿润的感觉,而“浓酣”不仅告诉我们色彩的浓重,更让我们感受到这雨中春景带给人酣畅淋漓的快感。潘天寿先生的这句题画诗确实与这雨中春景珠联璧合。(3)“湿”。作者不仅需要这一词所带来的意境,更需要由这一词来引出“画家的审美触觉”这一话题。可见这一句引用是全文的起笔。【质疑探究二】(1)反衬的手法,突出了雨后大自然的美丽怡人。(2)因为“湿”“渲染了山林、村落,改变了大自然的色调...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画里阴晴》导学案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