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案例----观察物体活动一、看一看师:今天我们来学习新课看一看。现在凌老师站在这里(站在教室的中央),说一说你坐在老师的哪个面?看到了什么?【以老师为观察对象,贴近生活,学生的学习兴趣高】生:我是坐在老师的前面,看到了老师的脸。师:(微笑点头)我们是面对面的,所以你看到的是老师的正面。生:我看到了老师的手,是侧面。师:你真细心,很会观察。金叶(我背后的学生),你看到了老师的什么面?生:我只能看到你的背面。师:为什么?生:因为我坐在你的后面。师:你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为什么有些同学看到的是老师的正面,有些看到的是老师的背面、侧面?生:因为我们坐的位置不同,所以看到的面也不同。师:你有一双敏锐的眼睛,老师要为你鼓掌。(全班鼓掌)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板书课题:观察物体)【通过实际的例子让学生初步感知: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到的结果是不一样的】活动二:认一认1、教学例1(出示例1的两张照片。)师(谈话):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两张照片,想一想,哪一张是在教室的前面拍摄的?另一张是在教室的哪一面拍摄的?生:第一张照片里有班级“板报”所以在教室前面拍的;第二张照片里有讲台,是在教室后面拍的。师(小结):虽然两张照片都在教室里拍摄的,但由于观察的位置不同,观察的结果也不同。2、教学例2师:请每个小组的组长(四人一组)拿出课前老师让你保管的玩具猴,让它面朝着黑板坐好。并请在自己的座上从玩具猴的前面、侧面、后面观察玩具。学生活动师:请几个小组的学生分别说出自己看到的玩具的哪一个面?并说那一面玩具猴的特征。学生一边回答,师相机出示相关图片师:同一个小组的同学,观察到结果为何不一样?生:不在同一个位置观察。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现在请大家看黑板上的挂图,看看图上的同学是怎样观察的。(出示例2挂图),师:图上的同学各在小猴的哪一面进行拍照?生:小红拍的是小猴的前面,小王、小云拍的是小猴的侧面,小芳拍是小猴的后面。【通过有趣观察的活动,学生学会了区分前面、侧面、后面,概念的呈现体现了“活”】活动三、练一练、说一说1、做“想想做做”第一题。出示题目:首先让学生开始讨论,讨论后让学生们说一说。2、做“想想做做”第二题。出示题目:谈话:有3个小朋友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辆中巴车,右面的这些图分别是谁看到的?先在小组内说说,再在课本上连一连。小组活动,全班交流。【以上练习,都让学生观察、讨论,最后得出结果,体现了学习的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