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鉴赏活动单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并辨别诗歌种类2、了解诗词考查的题型3、明确做题的注意点4、掌握“内容理解”型诗词鉴赏学习过程:活动一:自学相关内容,了解并辨别诗歌种类(一)不同类别的诗歌在表情达意、节奏韵律等方面各有特点,按表达方式,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哲理诗;按内容,可分为山水田园诗(写景诗)(如《过故人庄》)、咏物诗(《蝉》)、边塞诗(如《出塞》)、咏怀诗(如《行路难》)、送别诗(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咏史诗(如《山坡羊·潼关怀古》)、行旅诗如《秋思》、爱情诗(如《兼葭》)等。(二)山水田园诗这类诗歌的主要特点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亦即作者笔下的山水自然景物都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感,或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咏物诗的特点是托物言志。如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首诗的价值就在于处处以石灰自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咏石灰就是在歌咏自己光明磊落的襟怀和崇高清白的人格。活动二:了解诗词考查的题型主要是内容理解、情感把握、技巧分析、语言品味等。活动三:明确做题的注意点1、要注意题目,有些题目本身就具提示性。如薛涛的《送友人》文题就揭示出这是一首送别诗。2、注意作者,一般考试出题选取诗文都是能代表作者主要创作风格的诗作,例如苏轼、辛弃疾的豪放词,柳永、秦观的婉约词,李白的浪漫主义诗作,王维的"诗中有画"等等。3、要注意注释,注释虽短短一二句,却是出题人给你的暗示。有时介绍写作背景,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思想内容;有时介绍相关诗句,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用典或意境。有时介绍作者,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写作风格。活动四:“内容理解”型诗词鉴赏1、描述画面如中考作业本157页例4《小池》总结方法:练习2、概括内容景物特点如新中考16页57题第一题、58题第二题3、抓住意象如中考作业本160页第10题、161页14题、162页16题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这首诗用“草色遥看近却无”来描写早春,给人以无穷的美感和趣味。请把该句所呈现的景象描绘出来。在细雨的滋润下,小草偷偷地钻出地面,远远望去,大地呈现出一片极淡极淡的青青之色;当你高兴地走近细看时,小草又似乎悄悄地躲了起来,让你看不清什么颜色了。诗词鉴赏活动单第二课时学习目标:学习“情感把握型”诗词鉴赏抒情方式主要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方式。活动一:自学难点:通过“诗歌意象”揣摩作品情感例如,我们可以从"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中所描绘的"孤帆""远影"等意象中,感悟到作者由渡口相送以至"远影"消尽,而自己仍然依依不舍的深沉而浓郁的绵绵友情。再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中,通过"杨柳"、"晓风"、"残月"等意象所传达出来的伤别情怀,岁寒三友(松、竹、梅)、菊花象征人高洁的品格,桃花象征美人,鸟象征自由等等。另外,还须明白我们传统的审美习惯,"望月怀远"、"伤春悲秋"、"见流水则思年华易逝"、"梧桐细雨则凄楚悲凉"等等诸如此类的符合我国传统的审美特点。《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一曲中抓住“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这几个意象表现了秋天郊外凄凉之景,烘托作者的愁思之情。在赏析诗词曲时,应了解一些古诗中有些景物所表达的特定的意象,对我们赏析诗会大有帮助的。如:菊——高雅,莲——高洁,杨、柳-惜别,折柳—送别,月光——思念,落日——惆怅,春风——得意,浮云——飘零,落叶——失意,秋雨——忧愁,流水——叹惋、惜时,松、柏——坚贞、高洁,梧桐——凄凉、悲伤,杜鹃鸟(子规)——凄凉、哀伤,鸿雁——游子思乡怀亲之情、羁旅伤感,吹笛(笙箫)——离别之苦、乡思之情、内心孤独。鸿雁——思乡,或信使,秋蓬——秋天蓬草,喻游子漂泊异乡,南冠——俘虏,竹林—闲趣,秋虫—凄凉,归燕—温情,古琴—知音,蜡烛—奉献,大漠—苍凉,落花—感伤,红豆—相思,孤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