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类教学技能与学练指导球类教学技能与学练指导北京八中杨少卿高中篮球选修课教学篮球教学在中学体育新课标中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它是一项以球为竞赛工具,以投篮得分为目的而进行的攻守交替,集体对抗的球类运动项目,也是竞技运动教材化的传统项目。篮球运动形式灵活,有较强的趣味性和竞技性,非常普及并深受广大青少年的喜爱。教师在上篮球单元教学课时应从以下几方面考虑安排教学内容:1.了解篮球运动概况及中学生篮球运动发展情况。2.确定所学篮球技术、战术内容,较系统地提高运动技术、战术,结合实战教学,让学生学完篮球课后会打篮球。3.篮球教学要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给学生自学空间,突出学法培养。4.体能训练配合篮球教学,发展学生身体素质。一.教学目标分析高中阶段,在教学目标的设置上,应体现学生综合运动能力的提高和技、战术的实际运用上,与初中阶段相比,学生在篮球的基础技战术的掌握及运用、身体的对抗能力等方面都应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主要标志是绝大多数同学都应能够参与到教学比赛之中。虽然有些学生还不能熟练地运用所学的各项技术,但是要使学生能够参与教学比赛,都会打球,这是高中阶段篮球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因此,在教学目标的完成上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要充分发挥篮球运动的特点,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比赛,多给学生参与运动实践的机会,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和实效性。2.在教材的选择及教学的安排上,要以课程标准的要求为依据,能较系统地提高学生的运动技术,使他们有较多的机会选修这个项目。(兴趣—师资—场地器材)3.尽可能采用单元教学的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做到师生互动,生动活泼地进行教与学。4.教与学的评价是激励学生努力学习的有效机制,评价要做到区别对待,把重点放在个人的进步幅度上,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在阶段性的评价时,要通过学生的自评、互评、教师的点评和必要的检查测试,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的内容与要求要与教学目标相对应,并抓住学生运动实践活动这个载体,努力实现“课标”中提出的“五个方面”的目标。二.教材内容分析高中篮球教学是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依据,以选修课的形式进行的。高中篮球教材,是在初中教材的基础上提高的。根据新的高中课程标准的要求,选修篮球教材的高中生要较系统的提高运动技术,适当提高难度、运动负荷和竞技性,最终要学会打篮球,形成自己的特长,为终身体育锻炼的方法奠定基础。(一)教材分析:高中篮球教学,要处理好掌握技术与运用技术的结合,在实践中运用技术发展能力。球类教材的安排不可能用学完一个单个动作,在学一个单个动作地方法,而是单个动作技术与组合动作技术、教学比赛的对抗练习,混合排列的方式,按排单元设计教学,而且必要的重复是不可避免的。动作技术和运动能力的形成与提高是与练习次数成正比的。技术的掌握,能力的提高,群体之间对抗水平,最主要的是在教学比赛中熟练提高。(二)学生情况分析:1.男生掌握技术动作较熟练的20%(篮球教学骨干);掌握技术动作一般70%;掌握技术动作较差的10%。女生掌握技术动作较熟练的很少,不协调、力量差占大多数,对篮球运动的兴趣不如男生,有一定的困难。2.任课教师要有心理准备,备课时要注意内容和难度,另外要针对性的加强力量素质练习。3.学生爱打篮球但不爱做基础练习,教师要利用好学生骨干,让他们在课堂上发挥作用,成为助教,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三)教学分析和教学方法高中篮球教学是以体育选修课形式出现的,一般安排为18学时,根据教学内容分配为:篮球知识,规则介绍1学时;篮球基本技术8学时;篮球基本战术5学时;篮球教学比赛3学时。根据学时分配比例我们从基本技术、组合技术、基本战术中选择了以下教学内容:(以体育与健康新课程内容为依据选择以下内容)室内课:篮球知识,规则介绍(1学时)基本技术:(1)运球急停、急起,变方向运球(2学时)(2)原地单手肩上投篮(1学时)(3)单手肩上传接球(1学时)(4)行进间运球单手低手投篮(2学时)(5)行进间传球接单手肩上投篮(2学时)组合技术:(1)双人或多人传接球与投篮(2学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