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VIP免费

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_第1页
1/18
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_第2页
2/18
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_第3页
3/18
馒头在口腔中的消化实验实验大家在细细咀嚼的过程中感觉到了什么味道啊??哇~,有点甜呢~!(1)馒头变甜是否与牙的咀嚼、舌的搅拌有关系呢?(2)馒头变甜是否与唾液作用有关?实验程序•原理•制定计划•讨论•分工操作,观察和记录•分析结果,得出结论有关资料1、淀粉(没有甜味)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能够转化为麦芽糖(有甜味)。2、淀粉遇碘液能够变蓝色,麦芽糖遇碘液不变色。3、唾液淀粉酶存在于唾液中,是一种蛋白质,在75摄氏度以上会丧失活性。探究实验实验器材:烧杯、大小试管若干、培养皿、胶头滴管、试管架、玻璃棒(筷子代替)实验药品:碘液、37摄氏度的水浴、(工业淀粉酶的水浴为70摄氏度左右)蒸馏水、唾液(淀粉酶代替)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制定计划时应注意•三支试管如何设计?谁与谁是对照,变量是什么?•放入试管中馒头的量多少合适?•为什么要在温水的保温十分钟左右?•如何要取唾液,怎样取又快又多?123参考方案用3支试管分别放入:A试管:切碎的馒头、唾液、玻璃棒进行搅拌B试管:切碎的馒头、清水、玻璃棒进行搅拌C试管:没有切碎的馒头、唾液不行进搅拌将A、B、C三支试管放入37摄氏度水浴中加热10分钟,滴加碘液,摇匀观察1号试管2号试管3号试管A馒头碎屑B馒头碎屑C馒头块2毫升唾液2毫升清水2毫升唾液充分搅拌充分搅拌不搅拌37℃5分钟滴加碘液变蓝变蓝不变蓝实验结论:馒头变甜与唾液的分泌,以及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都有关系制取馒头碎屑2毫升唾液馒头小块不搅拌2毫升清水馒头碎屑搅拌2毫升唾液馒头碎屑充分搅拌3121、37℃唾液淀粉酶的催化能力最强37℃水浴10~15分钟2、唾液淀粉酶消化淀粉需要一定的时间滴加碘液注意:待试管冷却之后滴加!滴加碘液前滴加碘液后小结根据探究实验的实验现象可以分析得出:馒头变甜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有关。唾液的分泌牙齿的咀嚼舌头的搅拌什么物质使淀粉转化成了麦芽糖呢?唾液淀粉酶温度吃馒头过程中产生的甜味物质是什么呢?消化物理消化化学消化物理消化指牙齿咀嚼作用和舌头的搅拌作用化学消化要通过多种消化酶的作用而进行的实验表明:馒头变甜与唾液的分泌,以及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都有关系消化包括物理消化和化学消化江门市景贤学校生物科2013年下表是唾液淀粉酶对淀粉消化作用的实验过程,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试管加入物质温度实验结果解释原因A淀粉糊+2ml唾液37℃B淀粉糊+2ml水37℃⑴实验结果显示_____试管中的浆糊变蓝色(填“A”或“B”)。⑵另一支试管内的物质不变蓝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淀粉已被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分解为麦芽糖试管1号2号3号液体2ml是否充分搅拌唾液(本次用工业淀粉酶)唾液(本次用工业淀粉酶)清水√X√123将A、B、C三支试管放入60~70摄氏度水浴中加热10分钟,滴加碘液,摇匀观察.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