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病毒与防治”说课稿一、说教材分析本节课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本节的内容在教材中并没有占很多的篇幅,但作为一个学生来讲,应该学会文明使用计算机,做一个有道德的计算机人才。因此,我们在学习计算机知识的同时,要注重对学生进行遵规守纪的教育。如何进行科学地处理:结合多媒体课件的演示,给学生一个直观的印象,帮助学生了解计算机病毒的危害,并在讲课的过程中让学生参与实践操作,从而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现在大力提倡和进行素质教育,老师仅仅是课堂的主导,而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老师要培养学生自己学习和大胆思维的能力。学生自己学习并不代表放任学生而老师撒手不管,而是要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本节采用多媒体课件演示、讲解、探究的方法,通过引导学生点击网页中相关部分,自主学习使用计算机的道德规范,不但掌握一些学习的方法,而且从中受到教育。二、说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计算机病毒是一组人为设计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构建对计算机病毒的认识,了解相关知识。能力培养目标:1、计算机病毒的特点2、计算机感染上病毒后的现象3、预防计算机病毒的措施4、计算机感染上病毒后应采取的措施5、学会用调整系统日期和时间的方法躲过病毒思想教育目标:1、认识到计算机病毒不单单是计算机学术问题,而且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2、了解有关计算机的法规,知道使用计算机时应遵守的道德规范。三、说教学方法1.说教法运用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和当前素质教育的要求,运用问题启发、任务驱动、讲练结合、分组合作、精讲—演示、学生自主探究等多种教学方法,从而达到让学生多动手、多思考、多实践,使学生了解、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2.说学法指导信息技术学科知识的更新远高于其他课程,如果学生不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后很难适应这门学科的发展,因此在教学中要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要教给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一般方法,鼓励学生多动手实践、举一反三,更好地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四、说媒体的运用计算机课离不开计算机,离不开硬件的支撑。计算机的应用使教学过程更加形象、直观,师生的互动更趋于和谐。五、说教学过程1.复习提问、激趣导入:动画导入,引出课题此环节的宗旨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出发,为自然引入新课作铺垫。2.引入新课。教师说出在自己提出问题、引出话题之后,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师生间的交流和反馈,从而总结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要达到的目标。3.探索新知识。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动手,给学生时间进行操作尝试,对于学生尝试中遇到的个别问题及共性问题如何给予纠正和反馈,组织学生进行尝试后互相交流,控制好教师补充讲解、演示的度,对于重点、难点内容进行突破。4.课堂的巩固练习。课堂的巩固练习往往是一节课知识学生掌握程度的最好反馈。因此教师要设计练习让学生操练。5.课堂总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畅所欲言,从而让学生更加全面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六、说教学时间安排:(一)、引入新课:(6分钟)(二)、讲授新课:(30分钟)1、计算机病毒的本质2、计算机病毒的特点3、计算机感染上病毒后通常表现出来的现象4、常用的预防计算机病毒措施5、计算机感染上病毒后采取的常用措施6、了解常见病毒及杀毒软件并以“CIH病毒”为例,讲调整时间的方法:7、引导学习使用计算机的道德规范。(三)、课堂小结(8分钟)1、计算机病毒的本质、特点、现象以及预防措施和解决措施2、总结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四)、布置作业:(1分钟)“计算机病毒与防治”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计算机病毒与防治【教学目标】:一、认知目标:理解计算机病毒是一组人为设计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构建对计算机病毒的认识,了解相关知识二、情感目标:1、认识到计算机病毒不单单是计算机学术问题,而且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2、了解有关计算机的法规,知道使用计算机时应遵守的道德规范。三、能力目标:1、计算机病毒的特点2、计算机感染上病毒后的现象3、预防计算机病毒的措施4、计算机感染上病毒后应采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