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同步测试一、单项选择题1.下图表示几种自然灾害的持续时间,图中①②③④四种自然灾害分别是()A.火山地震干旱洪涝B.地震火山洪涝干旱C.干旱洪涝地震火山D.火山地震洪涝干旱解析从图上可以判断出①持续的时间为几秒;②持续的时间为几个小时;③④持续的时间为几个月,因此得出答案①为地震,②为火山,③④为洪涝和干旱。答案B读下表,回答第2题。2013年五次地震的相关数据资料序号日期震中位置所属区域震级震源深度(千米)①9月2427°N,65.5°巴基斯坦7.840日E②5月24日23°S,177.1°W汤加以南海域7.615③4月19日46.2°N,150.9°E千岛群岛7100④4月6日3.5°S,138.5°E印度尼西亚770⑤1月5日55.3°N,134.7°W阿拉斯加东南部海域7.8102.关于表中五次地震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③④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B.②⑤震源均位于软流层以下C.②位于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D.①⑤震级相同,震中距相同的地点烈度相同解析①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一般地震震源均位于软流层之上;①⑤震级虽相同,但震源深度不一样,故震中距相同的地点烈度也不相同。答案C3.主要由外力作用引发的地质灾害是()A.火山和泥石流B.火山和滑坡C.滑坡和泥石流D.地震和滑坡解析火山、地震主要由内力作用引发,滑坡、泥石流主要是由外力作用引发的。答案C4.我国云南昆明引种桉树后,引起地下水位下降,造成周围植被大量死亡,这属于()A.生物灾害B.水文灾害C.自然灾害D.人为灾害解析桉树原生长于澳大利亚,引入云南昆明后导致其他植被死亡,这属于生物灾害中的生物入侵。答案A5.病、虫、鼠害等生物灾害发生的共同的原因是()A.气候变异造成的不良环境B.生态系统内部动植物数量失去平衡C.自然或人为因素造成的天敌减少D.外来病原体的入侵解析生物圈中,各个生态系统内部是以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数量的稳定为平衡标准的。一旦系统失去平衡,或生物体自身的平衡因素被破坏,有害生物大规模繁殖,就会导致生物灾害。答案B6.温带风暴潮主要发生季节是()A.夏秋B.冬季C.春秋D.四季解析温带风暴潮是由温带气旋引起,主要发生于春秋季节;热带风暴潮是由热带气旋引起,主要发生于夏秋季节。答案C堰塞湖是由于火山喷发、地震等原因引起山体岩石崩塌从而堵截山谷、河谷或河床后贮水而形成的湖泊,堵截物质称为堰塞体,往往不够稳定,易形成垮坝。读图,据此完成第7题。7.据图分析,导致图中堰塞湖形成的直接原因是()A.地震B.滑坡C.火山喷发D.洪涝灾害解析由图可知,堰塞体分布在河流出峡谷处,由于堵塞河道,在其上游盆地处积水形成湖泊,该堰塞体形成的直接原因是由山体岩石崩塌,产生滑坡造成的。答案B风暴潮是发生在海洋沿岸的一种严重的自然灾害,这种灾害主要是由大风和高潮水位共同引起的,使局部地区猛烈增水,酿成重大灾害。孟加拉国极易受风暴潮的侵袭。1970年发生的某次大风暴潮灾害,导致恒河三角洲一带约30万人丧命,100多万人无家可归。据此回答第8题。8.读下图,分析孟加拉湾沿岸风暴潮频发并导致灾害严重的原因()①地理位置特殊,是飓风多发区②湾口呈喇叭口朝向印度洋③沿岸地势低平④人口密集⑤海底地震⑥地壳运动A.③④⑤⑥B.②③⑤⑥C.①②④⑤D.①②③④解析孟加拉湾湾口呈喇叭口形,朝向印度洋,又是飓风多发区。在飓风来临时,大量海水涌向湾内。随着海域面积的收缩,海水不断抬升,来势凶猛。而且孟加拉湾内部地势低平、人口密度,因而容易发生洪涝灾害。这两个因素的结合,必然加剧灾害的影响,是世界灾害的多发区之一。答案D9.关于地震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震发生时,破坏最严重的地方为震源B.同一次地震,不同地点测到的震级不同C.地震无论大小都具有破坏性D.大部分地震的发生与地质构造有关解析大部分地震的发生与地质构造有关,属于构造地震,地震还有火山地震、人类活动诱发地震;地震发生时,破坏最严重的地方是震中;同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不同地点测得的震级应该是相同的,如有不同,可能是由于测量误差导致的;一般5级以下的地震没有破坏性。答案D10.下图中,能正确反映震中距与地震震级及烈度关系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