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思想品德研学案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年月日;九()班;姓名;学号;家长签名第五课第一框《灿烂的中华文化》一、研学导航学习目标:1、知道中华文化是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神深、源远流长的特点,感受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学习和弘扬中华文化。2、了解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主要表现。3、解释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道理。学习重点、难点:1、感受中华文化的力量,弘扬中华文化。2、解释中华传统美德不断丰富和发展的道理。二、研学过程(一)自主学习(1)基础填空1、中华文化的特点:博大精深、。2、中华文化的力量: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之中。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3、中华文化的影响:不但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具有深刻的影响,而且对人类的进步和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4、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敬业乐群、公而忘私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艰苦奋斗的昂扬锐气,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屈的浩然正气,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为政风范,厚德载物、道济天下的广阔胸襟,奋不顾身、舍生取义的,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5、中华美德有、的品质。(2)简答题1、中华文化的特点是什么?2、中华传统美德的主要表现有哪些?3、我们该如何正确对待中华传统文化?自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1、。(二)合作探究1、阅读课本P66的图片,思考:提到中华文化,你会想到什么?2、阅读课本P68表格上的内容,思考:上面这些话对我们为人做事有何影响?三、研学检测【单项选择题】1.2011年4月,孔子、屈原、邓稼先、梅兰芳等40位名人青铜雕像在中华文化名人世纪坛落成展出。这些名人涉及文化、艺术、教育、科技等多个领域,跨越了3000多年的历史。纪念中华文化先贤能使我们()①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②尊重本民族文化的价值,珍爱自己的精神家园③增强保护本民族文化的自觉性,抵制外来文化④增强民族自豪感,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旅精神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2.几千年中华文化绵延不绝,历久弥新。其主要特征是()A.善于创新、内容丰富B.坚守传统、封闭保守C.源远流长、博大精深D.善于学习、形式多样3.中华世纪坛序言中写道:“大风泱泱,大潮滂滂。洪水图腾蛟龙,烈火涅槃凤凰。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唯我无双;和天地并存,与日月同光。”这说明()A.中华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B.中华文化极大地推动了世界文明的发展1九年级上册思想品德研学案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C.中华文化源远流长D.中华文化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多项选择题】1.漫画“文化摄影”说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要坚持的态度A.全盘肯定B.批判继承C.全盘否定D.发扬光大文化摄影2.一部以美食为主题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美轮美奂地展现了云南火腿、新疆烤馕、无锡的甜、镇江的酸等,让海内外的观众领略了绵延数千年的中华饮食之美,进而感知了中国的文化传统和社会变迁。《舌尖上的中国》让我们感受到()A.源远流长的中华美食B.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C.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D.历久弥新的传统美德3.下列属于我国代代传承的美德是()A.敬业乐群、公而忘私B.自强不息、艰苦奋斗C.男尊女卑、长幼有序D.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四、研学拓展(08学年)1【阅读材料】30年来,我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实行对外开放,我们以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实践证明:实行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请回答:(1)30年来,我们接触了多种多样的外来文化。对待外来文化,我们的正确态度是什么?5分(11学年)2.(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90年来,南湖红船、井冈星火、延安宝塔、柏坡松涛,处处留下不朽的足迹。90年来,总体小康、梦圆奥运、神舟飞天、精彩世博,步步闪耀光辉的成就。90年,中国共产党领航中国,创建人民幸福的伟业;90年,中国共产党开创时代,唱响民族复兴的赞歌!九十年风雨铸就了我们民族的辉煌,也留下了很多宝贵的精神财富,奔流不息的中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