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株洲市外国语学校向征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知道基因主要分布在细胞核内的染色体上(2)了解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的关系;描述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3)明确基因经生殖细胞在亲子代间的传递。(4)理解基因的传递规律2、能力目标:通过观察分析图片资料、录像资料,引导学生理解性状的遗传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结果。教给学生把基因传递的复杂问题转化成研究染色体传递的简单问题,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科学史的介绍,学习科学家们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1、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2、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规律。教学难点: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规律。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学生活动教师活动与意图环节一导入环节二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在回忆中回答问题通过回忆多莉羊的诞生过程,得出基因主要在细胞核里的结论照片:展示一组大家熟悉的明星父子的照片思考:(1)照片中的人是什么关系?(2)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3)你为什么跟父母长的像?是父母在生殖过程中是把性状直接遗传给你了吗?(4)父母在生殖过程中传递给子女的是什么?(5)基因是通过什么途径,又是怎样传递的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板书)回顾人的生殖,得出父母通过生殖过程,将基因通过精子和卵细胞这个桥梁传递给子女。提出问题:基因在受精卵细胞的哪里?出示多莉羊的诞生过程的实验图片环节三染色体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认真观察、思考、得出:秘密藏在细胞核中。由图知: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尝试画出:细胞、细胞核、染色体、DNA、蛋白质、基因间的包含关系图,并尝试用各种方式归纳三者之间的关系观看视频,巩固活动:数染色体的数目观察图片,找关系染色体都是偶数,都成对存在成对的染色体大小、形态差不多回忆:(1)多莉有几个母亲?(2)多莉跟哪个母亲的形状相似?(3)此羊提供的是什么?(4)由此你能得出什么结论?科学故事简介:科学家层层“解剖”细胞核,历经艰辛,发现细胞核里某些物质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命名为染色质(稍微解释其与染色体的区别)。将细胞核放大,示染色体。图片:染色体放大图DNA上每一个有遗传效应的小片段为基因引导:通过刚才的观察思考与学习,你能试着归纳出几个概念间的关系吗?[视频]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基因太小了,在光学显微镜下根本看不到,研究起来不方便,而染色体是可以看到的,这样的话,我们研究的“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问题是不是可以转化为研究“染色体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的问题啊?[图片]示人体细胞中所有的染色体[观察]染色体彼此间有无关系?[结论]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观看多种生物的染色体数的表格,找出特点。同种生物的染色体数一定一样,不一样就会出现性状差异。出示正常人的和多或少一条染色体的患者环节四基因经生殖细胞的传递环节五拓展延伸学生思考,尝试画图不足之处互相补充做画图练习,画一对染色体的传递规律图尝试画两染色体的传递规律图学生讨论交流,得出结论,并表达。的染色体图片,让学生明白染色体在生殖过程中必须保持稳定。那它是怎样保持染色体稳定的呢?[假设]:在生殖过程中,如果父母的染色体全部进入精子和卵细胞,结果会怎样呢?染色体增加了一倍,显然与事实不符,假设不成立。真实情况是怎样的呢?尝试完成:课本填图推测: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是体细胞中的一半。[提问]:染色体数目减少一半,是任意的一半呢?还是有规律的一半?[强调]: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生殖细胞阅读教材:马蛔虫生殖过程染色体数量的变化尝试:用图解的形式表示马蛔虫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提问]搞清楚了染色体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谁能说说基因是怎样传递的?基因在染色体上,所以,基因的行为变化与染色体同步进行。在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在生殖细胞中基因成单,减少了一半,受精卵中又恢复了原数,并且成对[提出问题]:子代的细胞里既有父方的基因,又有母方的基因,但与父母双方都不完全一样,那么,子代性状的表现会是怎样的呢?下节课我们将继续讨论遗传的有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