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9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二)教学设计【历史课标对本课的描述】内容能力层次知道老子和孔子识记初步理解“百家争鸣”对后世的深远影响理解【课程性质的体现】历史素养历史知识:1、掌握孔子思想与教育方面的成就、老子的哲学思想。2、理解“百家争鸣”形成的原因及影响。历史能力:学习利用表格整理、归纳、比较基础知识。人文素养汲取百家思想的精髓,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掌握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教育成就,知道老子朴素的辩证法思想。2.理解“百家争鸣”对后世的深远影响。二.过程与方法1.用视频生动展现历史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分析视频材料,培养学生史料阅读、分析和表达能力。2.学习利用表格整理、归纳、比较基础知识。3.采用合作学习和分组对抗赛形式,调动学生积极性参与思考,感悟得到知识地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学生合作意识。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对诸子百家与百家争鸣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古代先哲的思想及对后世的深远影响,从而认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教学重点】孔子、老子和百家争鸣【教学难点】老子的哲学思想和百家争鸣形成的原因及对后世的深远影响。【教学过程】[导入]1、温故知新:显示图片材料,让学生结合第6、7课知识谈谈春秋战国的主要特征。学生回答:乱、动荡。教师归纳引入新课:特征:战争多---变法不断/学在民间,文士崛起---百家争鸣2、通过图片展示,层层分析春秋战国的时代背景让学生理解百家争鸣形成的历史原因。(把本单元知识由“点”连成“线”架构起来,突破难点同时引入新课。)[新课一]圣人的时代—-百家争鸣A.夯实基础学生活动:观看视频,合作探究。(让学生带着问题看视频,问题见学案。)1.视频中的商鞅是哪家学派的代表?结合所学谈一下其贡献。2.视频中的孟子是历史中何时哪家学派的代表?试述其思想观点。3.视频中孟子说:“儒家创立百余年”,请说出儒家创立于何时?创立者是何人4.上述两派观点,你认为哪一派的思想在当时最受统治者欢迎?5.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还出现哪些学派?其各自的的观点是什么?(速读教材并分类列表格作答)[学生填表,分组合作完成,余下作为课后作业完成]……要求:第一组:儒家。第二组:道家。第三组:墨家、法家、兵家。各学派代表人物及其主张学派代表人物时期著作主要思想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B.深入理解,突出重点。(小组抢答)一、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请回答:据材料一,指出孔子的核心主张是什么?援引材料一中的一句原话说明如何来实现这一主张?答:仁者爱人。(仁:社会人群要互相敬爱、谦让、和谐相处。)2、孔子教育成就。学生活动:学生小品表演“因材施教”3.文化成就《春秋》五经之一(诗、书、礼、易、春秋)《论语》四书之一(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过渡:孔子问礼图。(孔子向老子学习周礼,评价老子像龙一样,高深得不可测度。)二、哲学之父--老子1.让学生看寓言故事分角色朗读《有用,无用》,体会老子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化深奥为浅显,突破难点)故事:一位百岁老翁对老子说:“听说先生博学多才,老朽愿向你讨教个明白。”老翁得意地说:“我今年已106岁了我从少年直到现在,一直都是游手好闲轻松度日与我同龄人都纷纷作古。他们开垦百亩沃田却没有一席之地,建了四舍屋宇却落身于荒野郊外。而我一生却吃着五谷,住着避风挡雨的房舍。我是不是可以嘲笑他们忙忙碌碌劳作一生只是给自己换来一个早逝呢?”老子听了,找一块砖头和一块石头放在老翁面前说:“如果只能择其一,仙翁你是要砖头还是愿取石头?”老翁指着石头说:“这石头没楞没角,取它何用而砖头却用得着。”老子又招呼围观的众人问:“大家要石头还是要砖头”。众人都纷纷说要砖而不取石。老子问老翁:“是石头的寿命长呢,还是砖头寿命长?”老翁说:“当然石头寿命长”。老子笑着说:“石头寿命长,人们却不择它,砖头寿命短,人们却择它,不过是有用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