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日出之国与新月之乡》本课属于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人类祖先的基业》第19课内容。授课人:郭利平联系电话:15935862151电子邮箱:abc11fan@126.com学科学段:八年级历史课时安排:1课时第19课《日出之国与新月之乡》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大化改新的基本内容以及对日本的影响。2.讲述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动,了解伊斯兰教的产生与传播,培养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过程与方法:1.通过了解日本大化改新的主要内容和影响,讨论改革、模仿和学习他人长处的积极作用。2.通过阅读课本内容,讲述穆罕默德的主要事迹并借此了解伊斯兰教的产生与传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了解日本大化改新是学习与模仿中国文明的史实,懂得善于学习和模仿他人是提高自身素质的一种重要途径。2.通过了解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动,学习他不畏困难的坚强意志和为阿拉伯民族统一与幸福而奋斗的远大报负。3.成功属于有志者和为他人、为民族、为国家谋福利的人。教学重点:大化改新的主要内容和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动。教学难点:在了解大化改新等内容的基础上,培养在逆境和危机中学习他人长处的优良品质。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分析归纳法、小组讨论法等。教具:多媒体课件、历史地图、教材。学情分析:学生对现代的日本和伊斯兰教有所了解,通过本课学习,有助学生了解日本文明的起源和初步了解伊斯兰文化的发展。教学过程:导入:师:谈到日本,同学们对日本有什么印象呢?(学生回答)师:我们应该全面客观的认识日本,她既具有侵略性的一面,又具有进步性的一面。近年来,日本与中国就钓鱼岛问题产生了分歧与矛盾,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只有正确的认识日本这个国家,我们才能处理好与日本之间的关系。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学习第19课《日出之国与新月之乡》。知识点一:善于模仿的民族—日本师:“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是哪些国家的国旗呢?分别有什么寓意?”(多媒体展示)学生回答:“日本、巴基斯坦和土耳其的国旗。寓意分别是:日出之国,新月之乡。”师:我们来了解一下日本的地理位置和她的发展历史。(多媒体展示)学生结合课本第100页“古代日本形势图”来了解日本由哪几部分组成和她的发展历史,师:“公元6世纪下半叶,日本国内出现统治危机,掌权的圣德太子任用一批从中国归来的留学生进行了改革,称为大化改新。请同学们阅读课本100-101页的相关内容,回答下列问题:(多媒体展示问题)1.日本为什么进行大化改新?2.日本于公元多少年进行了大化改新?3.日本进行大化改新时都任用了哪些人?4.日本大化改新的内容有哪几点?5.这次大化改新学习和模仿的是哪个国家哪个时期的政治和经济制度?6.大化改新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什么作用?7.除此之外,日本在哪些方面学习和吸收了中国文化?8.大化改新体现了日本民族什么特点?师:“大家可以以小组展开讨论,找到答案可以在课本上标注出来,一会儿老师请同学们来回答这些问题。”学生们小组讨论。学生回答问题,教师点评。同时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对于个人来说,一个人只有善于发现别人的闪光之处,取长补短,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自身素质。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只有实行对外开放,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点和长处,才能不断强大起来。”知识点二:大漠中的帝国—阿拉伯帝国师:“同学们,现在我们将目光转向阿拉伯世界。6世纪的阿拉伯国家是怎样的一种社会面貌呢?我们通过一段材料来了解一下。”(多媒体展示材料)学生朗读。师:“穆罕默德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创立了伊斯兰教,团结了一盘散沙的阿拉伯国家。请同学们阅读课本101-103页,回答下列问题。”(多媒体展示问题)1.伊斯兰教是谁在哪一年在哪儿创立的?2.伊斯兰教的经典著作是什么?3.伊斯兰教的圣地在哪儿?4.伊斯兰教的教义是什么?5.伊斯兰教向外传播到哪些地方?师:“请同学们以小组展开讨论,一会儿把你们讨论的结果和大家分享。”学生小组讨论,教师点评。师:“伊斯兰教创立之后,成为了一面旗帜,团结了一盘散沙的阿拉伯半岛。穆罕默德历经艰难,终于建立了第一个伊斯兰教的国家。”(多媒体展示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动。)学生阅读教材,总结归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