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五四爱国运动五四爱国运动五四爱国运动第17课五四爱国运动问题一: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主要面临哪个帝国主义国家的威胁?什么是“五九国耻”?“二十一条”的实质是什么?“二十一条”实际上是把中国变为日本独占的殖民地。从此形成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一直持续到1922年华盛顿会议的召开。日本。1915年日本以支持袁世凯称帝为条件,提出了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1915年5月9日,除第五条部分内容以后再议外,称帝心切的袁世凯接受了“二十一条”的全部内容。这就是“五九国耻”。第17课五四爱国运动德国占领青岛后,在信号山麓岩壁刻上飞鹰国徽;日本占领青岛后,刻大正三年十一月七日于其上。第17课五四爱国运动德国在青岛的俾斯麦兵营第17课五四爱国运动1914年11月7日,日军攻占青岛。图为日军入城仪式。第17课五四爱国运动巴黎和会拒绝中国的合理要求第17课五四爱国运动问题二:中国人为什么对它有期许?结果怎样?巴黎和会是怎样的会议?巴黎和会是在英、法、美、日、意五个帝国主义国家操纵下宰割战败国,重新瓜分殖民地的分赃会议。在“一战”期间,中国参加了英、法、美等协约国方面作战,曾派出了20万劳工参加战争勤务。中国政府作为战胜国,派出了外交总长陆徵祥为首的代表团出席会议,希望借此改变中国在国际上的屈辱地位。欧美列强做出将战败国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转让给日本的决定。巴黎和会打破了中国人对帝国主义列强的幻想。第17课五四爱国运动问题三: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是什么?1.国际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日本加紧侵略中国;俄国的十月革命给中国人民以新的启示。2.国内原因:A.北洋军阀政府对外卖国,对内独裁混战。B.“一战”期间,工人阶级队伍迅速壮大。C.新文化运动的开展推动了人民的思想解放。第17课五四爱国运动巴黎和会“三巨头”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左二)、法国总理克里孟梭(左三)和美国总统威尔逊(右一)巴黎和会拒绝中国的合理要求第17课五四爱国运动《时报》刊载的反对“二十一条”的血书:“五月九日永记勿忘。”第17课五四爱国运动天安门前愤怒的人群(油画)“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第17课五四爱国运动问题五:五四运动的中心在哪里?参加五四运动的主要力量是什么?前期:北京主力:爱国学生后期:上海主力:工人阶级工人阶级从此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第17课五四爱国运动在民众压力下,北洋军阀政府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三个卖国贼的职务被罢免。第17课五四爱国运动问题七:五四运动有什么历史意义?第17课五四爱国运动活动建议中国近代史专家——郑师渠访谈第17课五四爱国运动新旧民主主义革命之比较近代100多年的历史最大相同是革命性质和任务最大不同是革命的领导阶级旧民主主义革命(1840-1919)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资产阶级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1949)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无产阶级第17课五四爱国运动探究活动一: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它对中国的社会变革有什么影响?第17课五四爱国运动“二十一条”签字时中日代表合影日本强加中国的“二十一条”第17课五四爱国运动陆宗舆陆宗舆(1876—1941)浙江海宁人,日本早稻田大学毕业。1913年,他任北洋政府驻日公使,参与与日本签订“二十一条”,为五四运动时反对的卖国贼之一。日本强加中国的“二十一条”第17课五四爱国运动爱国同志会、北京商会及各省将军反对“二十一条”的文电、传单反对“二十一条”斗争中,在钞票上加盖的“泣告同胞,毋忘五月九日国耻”章日本强加中国的“二十一条”第17课五四爱国运动1919年1月28日,出席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向大会提出中国直接收回青岛的长篇说帖,共分甲乙丙丁四部分,全面论述了中国收回青岛主权的正义要求。上图为出席和会的中国代表:陆征祥(中)、顾维钧(右)、王正廷。巴黎和会拒绝中国的合理要求第17课五四爱国运动顾维钧顾维钧(1888—1985),江苏嘉定(今属上海)人。1904年赴美留学,先后获学士、硕士学位和名誉法学博士学位。1912年任驻美国、古巴公使。1918年作为巴黎和会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巴黎和会拒绝中国的合理要求第17课五四爱国运动中国代表团除了(对巴黎和会)提...